《心经》会通儒道(转载)
(2012-10-26 09:19: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佛学 |
《心经》会通儒道
武汉大学哲学院
大略而言,中国哲学之特质可以定位于心性之学,无论儒道,皆然。
儒家“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终极目的乃为成就完满的人格,所谓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就是从人性完善的角度,而人性善的根基在于未染的人心——道心。孔子已开其端于人性问题有所论述,“性相近,习相远也。”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即言,作为人之本性的仁义礼智四端都包含于人心之中。“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成圣成贤的路径,就在于能把其内在的本性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篇大致论述的成圣成贤的基本路径(八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根基在于“心”;其指向的终点三钢——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亦在于“心”。只有“心性”纯正无染,“不垢不净”,一切才可能达到。然而,这种“心”又当如何定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