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为添教学双飞翼
——淄川区昆仑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言材料
淄川区昆仑中学
二〇一一年五月
淄川区昆仑中学始建于1984年,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大奎山西麓和孝妇河东岸,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426名,教师98名,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0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和淄博市首届“生本教育”实验学校。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1、学校从实际出发,充实信息化管理人员,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确立以教学为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学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昆仑中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岗位职责》、《昆仑中学教育技术中心职责》、《昆仑中学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昆仑中学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对信息化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数字化建设的发展。
2、成立了一名业务校长分管,教导主任负责,有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和各学科教研组组长等组成的信息技术中心领导班子。这种领导班子的建立,有力的保障了信息技术建设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功能的落实。进一步设立了以年级同学科教研组长,见了相关的QQ群、博客群,组织管理同学科教师话题互动,保证了话题的质量和交流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昆仑教育信息网相关主题栏目都有专人负责,保证上传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组织机构:
分管校长:宗海蛟
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国成杰
教育技术管理员成员:张启峰
教育技术中心成员:光
程
二、加大教育技术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学校不断加大投资力度,2009年投资18余万元,为30个教学班安装了液晶投影、实物展台等多媒体系统,实现了班班通;2010年投资10余万元,新购置微机60台,更新了30个教学班的微机,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学校建有一个综合电教室,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两个多媒体电化教室,五个多媒体实验室。
学校建有百兆校园网和昆仑教育网站,防火、防盗、防病毒等一系列校园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健全。既实现了教师的办公信息化,又有效地杜绝了一切不良行为的发生。2008年以来,学校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的100台微机全部得到更新,达到每生一机的教学要求。电教费、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专用,并且列入年度预算计划。
三、开展信息技术比赛活动,加大常规教学力度。
1、开展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比赛。学校按课时分配,优先保证信息技术活动正常开展,开足课时,加大训练力度。在保障每班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网络教室学习,保证网络教室时时开放,为学生查阅资料和网上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还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进一步激发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开展了文字录入比赛。学校为鼓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文字录入水平。学校曾定期组织校级文字录入比赛,不断地激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竞赛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全拼输入法”,在5分钟内录入指定文章的文字。以录入文字多、准确率高的取胜。
3、组建了电脑动画与电脑主题网页制作等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从实际出发,采用自愿报名的办法,组织了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和虚拟机器人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鼓励原创角色)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电脑网页,培养学生的构思、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4、建立了机器人实验室。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对于爱好机器人制作的学生进行培训。
5、所有任课教师都编写电子教学案,每周以级部为单位统一将电子教案上报教导处,通过校园网或FTP等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学科覆盖率达到100%,信息技术课堂利用率在80%以上,课时覆盖率不低于50%。教师人人能制作简易实用的教学课件,有不少教师的教学课件在市区课件评选中获奖。
四、为教研教改增添活力,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发展平台。
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师生评优活动,通过昆仑信息网做到了公开化和民主化。学校的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和图书管理,都实现了电子化,并逐步通过FTP等文件传输系统实现公开,促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
利用昆仑教育网,以“QQ教学群”、“教师博客”和“FTP平台”为主体架构教研体系。
(1)QQ交流平台。随着时代发展,QQ系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QQ系统的大容量传输优势,为我校广大教师打破时空、级组和学科限制,对各学科课堂教学展开卓有成效的研讨。
(2)教学研讨博客。教师“教学博客”的出现,是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服务教师、服务课堂、服务学校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教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等内容的展示,极大充实了我校教学研讨的内涵。
(3)FTP共享服务。FTP文件共享服务器,是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平台。为不断发挥数字化校园的独特优势,我校努力做到以“FTP文件共享服务器”为重要纽带,把包括学校各处室、各部门的计划总结、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源在这里实现交互与共享。
(4)昆仑教育信息网和学校办公楼前得活动展示屏,更有利的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每个教师将昆仑教育信息网设为首页,在那里及时看到学校发展动态,看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们取得的成绩、经验和荣誉等等。
作为淄博市首批生本教育实验学校,这里每个教师可以看到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编发的《生本教育简报》,可以看到全国生本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到学校领导老师外出学习生本教育的随笔和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可以看到本校生本实验骨干教师开展研讨课、公开课和观摩课的最新动态。全体教职员工包括学生及家长,能更全方位的了解生本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更好的达成共识共享教育教改成果。
学校市区镇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相关资料,可以一目了然,既做到了选拔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又让教师比较全面具体的了解每个优秀教育在教育管理学生、组织教学和开展特色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宝贵经验。昆仑中学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在撰写并交流教育随笔、优秀课堂教学设计(或者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中得到萌生壮大,其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功不可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相对的“单打独斗”演变为教师群体的相互激励和“比学赶帮超”。
学生的书法绘画比赛和科技创新,团总支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文学社团的学生的手抄报和优秀习作,学校励志操比赛和读书伴我成长等活动,都通过昆仑教育信息网第一时间展示出来。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保障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由淄博名校长、淄博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中心校李玉兰校长积极参与的家教论坛、校长论坛、教师博客等,更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里可以看到富有特色的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鲜明的个性,可以看到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的最新动态。要想知道昆仑中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就走进昆仑中学数字化校园网。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这片教育热土上泥土的芬芳,可以感受到教师们辛勤的耕耘和家校、师生、师师之间的互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