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用】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教学札记10)

(2011-03-31 10:53:24)
标签:

杂谈

3月23日     星期三     

            

              “今天下午局里李书记来我们学校视察工作,可能与各科骨干教师谈话,问问你是怎样教学的,人人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下午叫到谁,谁一定要汇报好自己的工作。”

      上午放学签退时,赵校长再三叮嘱同仁们。而我们语文老师领教过李书记的“高招”,也已经通过了他的两次作文检查。这一次我们语文老师一听他又来学校指导工作,都默默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情况,因为李书记以前是教语文的,自认为自己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所以这一次语文老师又可能被“查”。我是语文教研组组长,上一次他指导完了我们,我还代表老师们发言,表示深深的谢意。这一次的莅临指导,我要做好充分准备。当然就是按领导的要求梳理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罢了。

       一中午我没有休息,只想着李书记来校检查谈话的要求。所以,当我午饭后匆匆而归,到办公室整理自己的教学资料时,突然来了灵感。假如李书记让我汇报自己的教学情况,我就说,自己是在叶圣陶老人家的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的。

       理由是: 叶圣陶先生曾在1942年1月1日《国文杂志》上撰文指出:“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而我的语文教学就是抓住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一,让学生写“生活随笔散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抓住“生活”这个关键词,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作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不是让学生机械的写“日记”,而是让学生一周至少写三篇“生活随笔散记”,一篇是有我根据学生的生活而命名的“随笔”,另外两篇则由学生自主命题。我命题的“随笔”是贴着学生的生活的,因为叶老曾指出的“‘想要写作’真是个最易萌生的欲望,差不多同想吃想喝的欲望一样。”每个人天生都有表达的欲望,纯真的孩子更是如此。比如,我这周布置的“随笔”题目是《这次月考给我的启迪》,因为上周末同学们刚刚送走了这学期地第一次月考,这周成绩已经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同学们肯定有话可说,有所感悟,所以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我们都知道习作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主体的表达行为, “情动而辞发”、“有感而发”从来就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既然统一机械的命题作文式作文教学抑止了学生习作主体性的发挥,我们大胆改革——取消作文课,用“生活随笔散记”满足学生自由表达的需要。

      我把两节作文课改成了一节“随笔散记”欣赏课,和一节“名著阅读 课”,学生非常的爱这两节课。每周的“随笔散记”欣赏课,分“必赏篇目”和“点赏篇目”,我批阅学生的“随笔散记”时,选出超“十星级”的为“必赏篇目”,超“六星级”的为学生们自由的“点赏篇目”,一节课我们师生沉浸在欣赏学生“文笔”的幸福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可以说,一篇篇“生活随笔散记”就是学生描写生活,记录生活,演绎生活的天地,是学生自由驰骋、领略表达的乐趣的领地,变“为教师立言”为“写自己的心声”,改变了学生在传统作文教学中被动的地位,成为习作的主人。学生写作文的热情空前高涨,许多学生用“解放”二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可以在心有所感的时候一吐为快,不必在无话可说的时候勉力为之,解放了写作的时间;可以在任何一个能激发表达愿望的地方写作,解放了习作的空间;可以写作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解放了写作内容;可以洋洋洒洒有感而发,也可以言简意赅、意尽言止,解放了写作的篇幅……
  
  二、充实阅读课,让阅读生活为习作添彩。
  
  叶老精辟地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提倡“平时不放松口头表达的训练,多指导阅读”。课堂阅读教学不能在理解文本意义的高度止步,更要立足在体会和掌握文本表达技巧的高度,注重读写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们特地设计了“每课一写”的“课堂练笔作业”,加强读写渗透的训练,充实阅读教学课堂,真正将语文教材当成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的技巧等,以举一反三地修炼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从教这一届学生开始进行了作业改革,不再让学生做课后的习题也不再让学生抄练习册上的题,来应付语文作业,而我的语文作业已经是学生“练笔天地”,每一课我都布置不一样的作业内容,但一样的“练写”目的。比如:教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布置的作业是以“我的童年乐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教学完安徒生的《丑小鸭》,我则布置孩子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写一写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故地重游”的情景,不少于500字;再入我教学完《木兰诗》,让学生做的作业是《给木兰的一封信》。真正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扎实训练学生的表达技巧。
  我还大力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从“趣味阅读,有效阅读,读写结合”入手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用文学作品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笔下日渐丰润起来。
  
   “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
  写到这里,我突然惊觉,在叶老思想的指导下,我在引导学生多写、乐写、善写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如何培养学生语文习惯上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正是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

        但愿我这一届学生直到毕业时,都有了硬硬的语文双翼——读和写!

        更愿我的教学汇报得到李书记的认可与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