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学校管理理念科学新颖有发展前途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人说,好校长,就是是指具有鲜明个性的校长,是指能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完美体现出自己个性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长。从全国的名校长群体来看,似乎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以至于学校也沾染了具有校长个性的学校个性。
什么是个性?有资料显示,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但我们认为“好校长”不是“好”在他的“个性”上,而恰恰是“共性”,更准确的说是学校教育所需要的共性,如,他必须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宽容的民主作风、深切的人文关怀、公正的做人品格、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突出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完善的人格魅力等等。其实这些“共性”是我们很多校长难以做到,或者说难以全部做到的。“好校长”,“好”就好在做到了。某一点你做到了,做得非常扎实、有效,或许就形成一种个性。夏青峰(原江阴英桥国际学校校长),以其良好的人文关怀深得教职员工之心,你说这是他的个性,还是共性?他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每一位员工,员工进而传递给学生,师生共同“享受学校”。共性,做到极致就是个性。我们呼唤这样的个性。
可惜的是,有一些校长,他所在的学校充斥着他的“个性”,而不是教育的共性,甚至充斥着他的个人爱好。
最近有一位朋友向我倾诉他的苦恼,他们学校的校长最近严令:全校上班时间都不准挂QQ。他说,他自己上班时间从不聊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只是与同事们聊课、聊学生教育,还有,他有很多校外网友,都是语文“高手”,与他们“集体备课”收获更大。他还抱怨说,校长是个“老顽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希望老师们爱好。
其实,以自己的喜好决定学校的喜好,以自己的不喜好,决定学校的不喜好的例子还有很多,校长喜欢喝酒,他的团队“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校长喜欢唱歌,KTW里,他和他的团队成了VIP;校长是文科出身,该校文科成了特色,理科出身,理科成了亮点……反之亦然。
我“开导”我的朋友,你们校长如果因为老师们用QQ耽误了正常工作,整日家长里短、风花雪月,“一律不准挂”是正确的,但希望是“暂停”。我们学校每人都有QQ号,人力资源部要作信息登记的,然后有“年级部群”、“班主任群”“教研(备课)组长”“管理干部群”四大群。我们也有相关的制度,但最重要的,大家已经养成了用QQ工作的习惯,而不是家常的习惯。如果校长是因为自己不爱好,就不准老师们使用,那他就需要调整心态,与时俱进了。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蔡林森(原洋思中学校长)不能因为自己喜欢课堂,每周听30几节课而要求他的团队也去听30几节课,但一定要要求他的团队深入课堂,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同样,卢志文(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不能因为自己爱好篆刻就要求他的员工都来学篆刻,但可以要求员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某位教数学出身的校长自己使用了“教学案”后效果良好就全校“行政推动”,语文科就不适合“教学案”,因为语文需要涵泳,而不是训练。
个性化的时代呼唤个性化办学,生命发展规律也在呼唤个性化办学。校长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个性;把自我的个性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