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阅读教学之开篇
阅读教学的梦想没有变成现实,一心谋划之的我,在想到一些具体的细节的时候,越发感到阅读课的开设条件没有成熟。
阅读教学之九曲回肠
根据现在的条件,要开设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是,阅读课占用的时间是语文课时间还是另外的课堂时间。因为现在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任何改革的成败都要接受应试的考核以印证。
分析阅读课的特点,阅读课最应该或者是有可能占用的时间,就是语文课时间。语文课和阅读课都是一切学习和教育之母,两者并驾齐驱非其莫属。那么阅读课对于语文教学究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占用了一部分时间,有了一段时间的自由阅读之后,对于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中成绩提高有什么有益的影响?
开设阅读课之冲击波
潍坊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海量阅读实验,给人们又打开了一扇语文阅读教学窗。这里面有作业的问题,就是取消了以往的程式化的作业,代之以每天的读书札记。虽然我没有去参观潍坊的教育实验,但是我觉得这个读书笔记,应该是个语文学习的大杂烩。里面可以是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可以是语法修辞知识的积累,可以是名言警句和箴言的汇总,也可以是精美语句和段落的摘抄,还可以是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等等。潍坊学校学生长期的阅读积累成效显著,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初中生也兴叹,考试成绩斐然,让人跃跃欲试。
期中考试后,离图书阅览室最近的谭娜老师提出了让学生上阅读课的想法。
谭老师是赴潍坊听课的教师之一,她说学生的知识面太窄思路太窄,希望通过阅读课来提高或者解决问题。
阅读课开设的细节问题
为了保证图书的及时归还和正常借阅,我们商量决定让学生在阅览室阅读,阅读课下以后,马上把借阅的书籍收回。
我们的想法是,把阅读课变成一种“抛砖引玉”课,让学生对于阅读感兴趣,知道怎么阅读,相互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学会通过阅读更好的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我是早已对于现行的语文教学感到悲哀,悲哀于老师的泛泛的讲授,悲哀于学生的被动的听记一些阅读理解分析内容,悲哀于教师布置一些可有可无的学生应付公事一般的家庭和课堂作业。我知道,这些意思也是张成双君多次提到的。然而我不敢不按部就班的进行语文教学,如果不是按部就班我们的几节不多的语文课怎么上?难道只是让学生看书吗?
原先为了引导师生注重课外文章的涉猎和精读,语文考试题的拟定曾经一度没有或者极少课文中现代文部分的内容。语文老师们采用的办法,就是从中考题中寻找一些类似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让学生来练习。
课文中的现代文被冷落了,不知道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也就是现在,当我想到要甩开课文中的现代文让学生更广泛的自主阅读的时候,我听到说现在的语文试题命题原则恢复了对于课本现代文部分的命题更大权重。
阅读教学的迷茫和展望
这样欲左还右的语文课程改革,让我们感觉有些迷茫。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文教师的读写素养问题。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实在让我们羞于谈论这样的话题,因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比起学生来更是少的可怜,当然个别情况例外。就像提高作文教学一样,仅仅让学生搞大容量作文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作文次数再多,没有层次的质的提高,这只是一种重复而已。那么这种大容量的作文实验,需要教师作文造诣的相对提高。教师忙于应付程式化的语文教学,没有能更好的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这种自我读写训练。
教师的读写水平的提高比学生要更缓慢一些,学生可以在半学期或者一年以内写出好的作文,但是心态思想和读写禁锢了许久的教师,要舞文弄墨不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情。于是有了《智慧背囊》和《诗文选粹》之类的不会说话的作文老师的应运而生,结果是学生的文字水平提高了,但是瞎编乱造的东西多了。
作文教学没有坦途,有的老师提出来,师生的文化构建有问题,缺乏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新理念的支撑,因为我们的见识心态和思想存在着缺陷,导致文章内容空洞和真情实感内容。
为了真正做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认真的进行读写的训练,我在自己身上做着一种读写实验的同时,也在悄悄的改变着我自己。越写我越感到自己阅读量的贫乏和思想的禁锢,越读我越感到自己阅读面的狭窄和鄙陋。如果说读写课教学是辽阔的苍穹的话,那么我和众多的同仁以及学生,就是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海量阅读如果要在中学开展,那么我感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才力的不足,因为我无法做学习中的首席,因为多数学生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