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
||
| |
||
|
|
|
在这个有四十亩地大的校园里,周末和假期常住的只有我们一户人家,孤零零的,那几间平房,像看林人的小木屋。冬天雪后,玉树琼枝,不少花木的枝条被压弯了腰。走在厚厚的雪地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看着自家烟筒里冒出的袅袅炊烟,仿佛走进了格林的童话世界。因为我们所住的那趟平房座西朝东,前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桃园,因此把我们居住的地方称为“桃园小居”,我们一家自然也就是“桃园人家”了。 在桃园小居和桃园之间,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有路涯石的水泥甬路,甬路有六七十米长,两侧是清一色的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我们姑且称其为绿荫长廊。今年夏至以后,这个鲁中小镇,气温骤升,6月23日气温突破40度,这是记忆中绝无仅有的。今年入夏以来很少下雨,不像去年,夏至前已经下过几场大雨,这无疑是导致气温高升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南方则洪灾频发,据说广西一城内积水两米。北旱南涝,天公难遂人愿。 连续几天的持续高温,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之一。政府下文专家忠告——先期避暑成了今年这个夏至天的新鲜事。也就是在这样的日子,绿荫长廊的好处凸现出来。在宿舍里酷热难当的时候,推开房门,来这绿荫长廊上一站,立即感到神清气爽,仔细一看周围风不吹树不摇,我们美其名曰:“绿色空调”。晚饭后,我和妻子一人拿一个马扎外出乘凉,水泥路面上的热力还没有散尽,我情不自禁的冒出一句话来:“到树下凉快”。妻子笑我傻“现在没有太阳哪来荫凉?”最终,我们还是傍依一棵大法桐树坐了下来,默默地享受着绿色空调的好处。 绿荫长廊之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并非仅仅靠甬路两侧的路旁树。甬路的东侧是桃园和小花园,有各种花木二百余株;甬路的西侧是几年前附近村子新植的速生杨林,有千余株。这些花木与原先就有的青杨树、国槐、垂柳一起组成了一个不小的绿色群落。 绿荫长廊虽然只有我们一户人家常驻,但平时并不寂寞。课间,绿荫长廊上是来来往往的师生;到了清晨和傍晚,这里是鸟的天堂,麻雀、喜鹊、“黑老鸹”、杜鹃和各种叫不上名字来的鸟儿在这里追逐、嬉戏、打闹,特别是一种黄色的小鸟和头上有着黑芙蓉一样的花冠身上有斑马一样斑纹的小鸟,因为模样奇特甚是惹人喜爱。过去因为附近没有这么多的树,连麻雀都很少见,如果听到鸟叫声,那一定是不远处的金雀溪湖畔垂柳树上退休工人鸟笼里的鸟在叫。 长廊的北头,是乒乓球活动室和三张并排的水泥乒乓球案,球案的西侧是几株一抱粗的青杨树,像一把把大绿伞,为在这里打乒乓球的孩子们提供了一片绿荫。夏日的傍晚,有人拿手电筒在这里照“哨嵌猴”,树下是一个个“哨嵌猴”钻出后留下的洞,不远一个,密成蜂窝状。晚上,乒乓球室的灯光亮着,里面不时传出老师们打乒乓球时发出的呐喊声,好像要让一天的疲惫和劳累在这喊声中消失殆尽。 长廊的南头是食堂和澡堂,地板砖和墙上的马赛克,在这城乡接合部的一隅,让人感到处处生辉。下班后,来这个绿树掩映的所在冲个淋浴洗个澡,那种心情甭提有多美了。平时,到人家的单位蹭澡惯了,老是要看人家的颜色,在自家的澡堂里,让身心完全地放松,就像孩子跑累了,回家躺在妈妈的怀抱里。食堂呢,我觉得是为睡懒觉或者自己过于劳累不想动手做饭预备的,早晨有火烧,中午馒头和炒菜(或大锅菜),晚上可以点几样可口的小菜细酌慢饮。南头的拐角处有个风道,暑假酷热难当的时候,这里特别凉爽。我们一家人常常席地而卧——就是把凉席铺在地上一家人躺在上面凉快。 夏日的周末或者暑假,漫步绿荫长廊,犹如在公园里,不同的是公园的鹅卵石小道两侧只有长椅可躺可卧,这里却有我们的蜗居两间。伏天的中午累了困了可以在其间酣然入梦;渴了可以喝凉白开水、饮茶和自制的咖啡饮料;饥饿了可以做个凉拌、吃个凉面。晚上,冲个凉水澡,敞开前后窗,让清风明月伴我入梦,好不惬意。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