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史鱼
史鱼 春秋时卫国(都于濮阳西南)大夫。也称史鳅,字子鱼,名佗卫灵公时任祝史,故称祝佗,负责卫国对社稷神的祭祀。吴延陵季子过卫时,赞史鱼为卫国君子、乃柱石之臣。卫灵三十八年(公元前497年),卫公叔子曾设家宴招待灵公。他告诫说:子富而君贫,必将遭祸,免祸的办法,只有富而不骄,谨守臣道。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临死嘱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戒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史称“尸谏”。孔丘称他为“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扩展阅读:
-
- 1
尸谏
- 2
史鱼,曾经在卫灵公时担任史官。那时,卫灵公宠爱弥子瑕,常常任其为所欲为,闹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史鱼数次冒死劝谏,请求对弥子瑕加以管教,但灵公却始终不愿听从。眼看劝谏无功,史鱼感到心灰意冷。他在临死的时候把儿子叫到身边,悲伤地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先不要把我的尸体装棺盛殓,放在窗户之下陈设几日再作处置。”史鱼死后,他的儿子就依照遗言,将尸体放在了窗户的下面。卫灵公在听说史鱼驾鹤而去以后十分悲痛,便匆匆前去吊唁。他看见史鱼的尸体摆在窗户下,感到很奇怪,便问史鱼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史鱼的儿子回答说:“我父亲临死一再叮嘱我说,‘我活着的时候没有能够匡扶君主,锄暴安良,死了以后就没有理由按照礼制安葬。”’卫灵公听后,幡然醒悟,领会了史鱼以暴尸窗下劝谏的良苦用心,疏远了弥子瑕。从此以后,卫国的政治更加清明,国泰民安,为时人称颂。这就是为后人极力称道的“尸谏”的故事。
- 3
《论语》对史鱼有极高的评价,称赞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
- 1
前一篇:遽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