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选稿的繁重工作,让我感到身体的不适,同时也让我的心灵感到更大的不自在。因为这与一般的文学欣赏不同,此刻是带着一个任务去阅读,是在阅读的同时揣测学生的心态然后决定行不行。因此我的灵魂的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就如同一个厨师在准备着众多的美味佳肴而没有品尝的机会一样。心灵用思维速度的变慢,慢慢的抵制着我的工作。是的,我是在倾力的去做一件没有先例的工作,成败和功过之类的胡思乱想时时来老乱着我的神经和思路,疲惫和腰椎颈椎的不适也在向我亮出黄牌警告。
我再这样拼命的干下去就是对于读书主旨的背叛,我们阅读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社会也为了自己。在痛苦中的我,也很难选出让读者满意的文章。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思想和敏锐程度,已经大大的打了折扣。让脚步停下来,让灵魂跟上来。我于是开始休息,就是让我及其不自由的灵魂,在键盘上畅所欲言。我此刻也非常想听听灵魂的声音,因为压抑着自己灵魂的人一定是不非常幸福的。
选稿的工作,已经推向了纵深地带。近八万字的115篇各种体裁的文章,就是用我们的心血过滤出来的。虽然它可能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尽力。我觉得这里面有我们自己的职业道德尊严,有我们心灵的尊严在里面。不管外面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如晦,这是我们自己愿意干喜欢干的事情。想五年以前,我自己为了给学生寻找这样的教材,起早贪黑奋战的情形。我每天晚上要从自家订阅的《美文》杂志上,摘抄上近千字的精短美文,等到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发到学生手中。一个学期坚持下来,就是上万多字。
现在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查找和筛选,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现在有了领导老师的支持,我可以利用上班时间,正大光明的干这样的事情。我可以通过网络等条件,学习别的学校创办校本课程的经验和教训。校本教材的开发,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容不得我们马虎从事。结合自己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的经验,想到了给诗歌留一个版面,因为真正喜欢写作的学生很多就是从学习写诗开始的。这样我们的校本刊物,就要起到一个铺路搭桥的作用。所以我从《读者》中选录了部分诗歌以后,又从“红袖添香”网站下载了最近几天网站上推荐的诗歌,这些诗歌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文学的淡淡的芳菲。
张君在上课非常繁忙的情况下,挤出时间来搞这个工作,让我感动。他为了学校的文学社团留下这样一个平台,为了让学校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张君是学校文学社活动的资深主编,他主编的文学社团刊物《绿野》曾经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奖项。当然张君感觉这次编选校本教材,是一个尝试,但是他却是一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是没有这种勇气的,我正在迷恋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寻根,但是即使我的时间是那么的紧张,我也要来干这个过去曾经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我临时不在讲台上,但是我的心时刻没有离开教学和语文教育。如同辛弃疾在他的词中所描写的那样,我时时感觉到讲台就在我的身边。为了学校选稿,也是为了我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