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读得累了,时常困惑。我这样值不值,看云起云落,感受天冷天热。我知道岁月就这样在我的身边匆匆而过。没有太极拳上的长进或者兴趣,我的阅读之旅可能要停止了。没有了心中的痛苦和无助,我自己也许会自觉地消停。困难是指导我阅读披荆斩棘的老师,无助是让我祈求从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的源泉。
文章憎命达,鬼魅喜人过。也许古人说得不错,过去常常读不懂的文章的意思,现今竟然一看就会,自己如同主人公一般。《国语》,我不知道是不是左丘明的,但是我觉得有些亲切,似乎是,有些遥远,又好像不是。我就在这样凄凄惶惶中寻找,在这样无助和无奈中爬行。没有人陪伴,没有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只是知道勤奋刻苦是我的本分,为这个社会为了学校教育做些什么,是我的天职,好好的增长才干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人生是为了什么,就是要艰难的跋涉,在其中享受成功的乐趣。看《东周列国志》,明了历代王侯将相的兴衰,国家民族的荣辱,我慨叹历史的翻云覆雨,感受人事的沧桑巨变。又看《简爱》,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人生注定要历经的种种磨难,难道我们还有回避?
中秋团圆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没有团圆。纷纷攘攘的探亲大军,几乎让公交车勉为其难,但是心里快乐因为赚钱了。我想,就是这样匆匆的一次会面,许多人竟然没有,有些人因为走了就永远的没有了。生命是珍贵的,生命中的一切,我们也都希望是美好的。但是人生自然不是一部平静的乐章,如溪水一般,刚走出山涧的一段时清澈的,唱着欢快的歌,譬如人的童年时代。当汇入了江河,追求的是雄浑和大气。这是追求波澜壮阔的一段岁月,如同人的青壮年。后来水流经千遭归于东海,看到了生命的博大,对于人生重新思考。看到了一己的渺小和集体的伟大,或者共同构筑那辽阔的海洋,或者变成一团水蒸气,再次飘起来,用自己去滋润万物,去浸润干涸的土地。
常常希望看到博友对于我的评论,但是我却不是很想看博友的文章。自从李老师的文章之后,我很少感觉到有分量的文章。当然我们不是什么学者,许多博友的文章,能够表达一种美好真挚的情感是优秀的文章。中国有文明记载的时代上下五千年,又有多少人留下了文字于后代,很少的。关于《孙子兵法》和《古文观止》的背诵,也常常因为种种的原因所打断,心里少了一份往日的平静。或许是其中的文章,不是那么让我感到一种新的力量和刺激。如果说是教育有倦怠的话,那么这种就是读书的倦怠。
教育的倦怠,我们解决的办法是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读书的倦怠,就可以归于对读者专业水平的培养。读书的专业水平如何来提高呢?陶继新老师讲的要读经典,我几乎是一路经典的读下来的。譬如一个学生听老师说要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好的工作。他辛辛苦苦的一路读书下来,却没有预想的好的工作在等着自己,结果心里限期内了。我现在看得较多的是《易经》,因为我发觉这本书在我的成长中的贡献率是越来越大了。我常常的用它,不再担心这是一种迷信,把它藏在我的抽屉里。因为教师网络研修上,其中一门公共科目就是《周易》。我现在所惶恐的就是对于周易知道的太少了,所以勤奋的机会就是上下班的路上都是带上一本周易的。
读书读得少了,和我敲打文字少了好像是成正比的。因为只是有只进不出的阅读,却少了写或者说之类的产出,自然形成一些消化不良等等不好的反应。所以我的阅读,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迟缓了。我感谢自己的博客,及时的发表自己的一些读书札记,虽然这些札记根本没有人去看,但是我感到一种满足。就像农民收获的粮食,需要放在太阳下晒晒一样,我的思想和心灵的发展状况,也需要一个这样晒晒的环境和条件,不然我的思想和心灵也会长上一些小虫子的。等小虫子把我的思想和心灵蛀空的时候,我再进去补救就晚了。所以我常常挤出时间来写些无关痛痒的文字。因为练笔,因为提高自己的读书的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