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的思考

(2010-08-25 21:36:31)
标签:

杂谈

——读古典名著有感

 

阅读《孙子兵法》,有一段时间,十三篇文章中,我至今已经背诵了六篇了。一般的说,这种情况下,我已经接触作者的内心世界,或者说开始了和作者的内心交流活动。

一篇说理性非常强的文章,这种理性让人无法反驳,这是中国人在军事和竞争领域里的顶尖著作。当然我现在还无法把我《易经》,因为《易经》中有我太多难懂的东西。《易经》需要自己有大量的文化积淀,才能阅读的懂,因为它所给予你的只是一个思维场地,一切的内容需要你自己去填充。我们对于生活的众多领域的陌生,导致我们对于《易经》无法深入下去。

看了《孙子兵法》也有类似的体会,要想真正的懂得这部书,需要自己更好的学习各个与生活、工作和学习竞争有关的领域,不仅学习一切皮毛的知识,还要理解和掌握其精髓之大概。因为《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不是仅仅指一个方面,竞争是涉及到几乎现代社会所涉及的几个领域,有些是不能叫上名字的领域来。

阅读这样的名著,有一种让你心头翻个个的感觉。它打翻了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我们发现当自己和众人面临生活中的许多的问题时,有些决断是正确的,有些是在麻醉和逃避。《孙子兵法》的理性的光芒,让我无法躲避,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真真切切的摆在你的面前。

阅读这样的著作,我有一种非常疲惫的感觉,就像一个正在下围棋的人,时间漫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我感到自己的精力的不济,常常归咎是天气炎热的原因,因为天热的时候,我常常感到思维的迟钝。因为阅读这样的名著,让我感觉今是昨非。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重新思考,当然这不是对于道德的背叛,而是对于生活和工作学习的一种理性的分析和重新判断。

过去我曾经阅读过刘烨园老师的散文,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的就是,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写一篇散文,因为散文透出的是人的真性情,人的真性情是不会变的。我知道刘老师对于散文的热爱,他是把散文当作了自己的生命的。我阅读小说,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一个小说家,一生实际上只是在撰写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就是在自己观察和思考中发现的解读生活的一些不可多得的密码。

时间过得非常快,我无法解读更多的阅读中的密码,因为相对比较自由的暑假就要过去了。在加班的时候,我失去了更多的休息时间,但是我找回了生活中的规律,让我的身体和心灵更加有了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得有失,然而生活中我常常想到的是得而不是失,这就使得自己真正我所得了,好在生活中的我还不是完全这个样子。《孙子兵法》在论述中,也提到了利害的关系,要真正的让自己有被动变主动,唯一的办法是利以诱敌。这种作为意味着自己主动的放弃,而且要让竞争的对手非常舒服或者心安理得的得到这种利益。我想有一种生存和发展之道,叫做舍得,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时候,我想到水均益的一句话,就是要做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就要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人。要做一个优秀人,古圣先贤们,给我们指出了许多条道路。我就是在诵读中,沿着这些条道路,寻寻觅觅,不断的拨开由于自己的自私愚昧和怯懦所导致的沿途的迷雾,逐渐的接近正确的前进方向和轨迹,这样我使自己逐渐的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基础上,我努力去干好我的本质的教育教学工作,竭尽所能的去做一个优秀的职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烦恼中的愉悦
后一篇:在  雨  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