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似一个聋哑人,用键盘进行着我的语言交流。心中的一丝丝的痛苦,就是一种神经被撕裂的感觉。我觉得老是看女性的作品,譬如《简爱》,就让我消受不起,其中细腻的情感,让我感到窒息。于是我觉得看作品的时候,应该是男女不同性别的作家的作品,交叉着看。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你老是与一些爷们或者娘们交流,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状况。
《简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细腻,《老人与海》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粗犷与豪放。生活需要七色阳光,但我们偏食的时候,会导致身体不健康,当我们在摄取精神食粮的时候,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我如同一个信徒,在阅读和背诵传统经典的路上走着,我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付出了,也有了相应的回报。一切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从中担当的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没有任何时候的学习是这样的,没有作业,没有任何的压力,只有一种自然的诉求。如同当年,我在看麦子的时候,喜欢捧读自己的数学课本,让我在演算习题的过程中,时间悄悄的流去。完成了看麦子的任务,又没有孤独和寂寞之感。伴随着清风朗日,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愉悦。这个时候,敲击键盘,我也得到一种类似的感觉。
《易经》是深奥难懂的,当我的老师陶继新在讲课的时候,在他的作品中提到近六十岁的他在攀登山路的时候背诵《易经》,我也隐隐感到《易经》的珍贵和难懂。不然一个像他这样大学问的人,不会用大气力去诵读的。一切难以诵读的经典,往往里面蕴含着更大的价值,也因为此许多的读者才会不畏艰险去攀登着这条艰难的华山一条路。
我在很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与自己的思想对话,而对于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的。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不足。当我没有什么阅读和写作上的作为的时候,我这样做只是一种小草在拱破地皮之前的努力而已。如果地皮最终没有被拱破,那么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正如古人说过的一句话,就是“功亏一篑”。
我有段时间,喜欢自己静静的读书,没有人打扰的,没有任何繁琐的事物的纠缠的读书。沉下心来,静静的与大师们交流,感受心灵的那种美丽的颤动。然而我很快会因为沉浸在读书中,不能自拔,有时读累了躺下休息,于是过于躺着睡眠反而影响了我的身体健康,反过来读书的作用是得不偿失。后来我开始加班,我只有用业余的时间进行读写,这样脑子有一个调节和休息的过程。工作和读写互为调节,不仅对于读写锻炼身体还是工作都是有好处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