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恍惚天地间

(2010-07-30 15:37:26)
标签:

杂谈

 

 

阅读的时间常了,我觉得司马迁、左丘明等就站在我的眼前的草地上。光阴荏苒,但是不朽的精神,却绵绵不绝,而且以一种成长的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人们正是被这种精神裹挟着,却开创新的未来。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我们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根和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的天地。我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以前,那时侯我从学校的藏书中发现了许多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在里面我沉浸在中外文化的长廊,感受着大家对于唐诗宋词等的评点,我的文化素养在这种趣味阅读中得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提高。那个时候,我把看书、看图作为一种享受,经常的针对这些内容写下一些有关的随想。里面有我心灵的萌发,有文学和艺术的熏染。

那个时候,我的心灵异常的活跃,向着一种美好的所在,向着我们这个民族丰富的精神领空。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我在不久的时候,参加了成人高考,轻松的考取了中文函授专科班。我利用暑假的时间,踏上了一条暑假寒假的自学之旅。这种学习,从一开始到结束整整六年,我在学习中感到了自己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的贫乏,也就是在这个函授学习中,我进入了这个汉语言文学的大门。那个时候,淄博师专的王志民老师给我们上课,一种非常特别的上课方式,他书我们写,我们写下来的就是上课的重点。后来我阅读了王老师的有关的自传,知道他是如何的坚持学习的,作为一个民办教师,我骑车赶班的辛苦,和自学的持之以恒,他的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准备,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知道了做学问的不容易。

想到那个时候,我在南屋里,一个人试图阅读全文的《离骚》。这是一篇阅读很困难的文章,因为课下的注释远远超过了原文。记得我没有读下来,后来在本科函授中,听到了师专的学生中,当时有三个能背诵的。既然自己选择了这种专业,自己可以试一试。我在学校里,一连多遍的抄写和背诵。如同着魔一般。现在我已经背诵了许多的经典的片段和全部,想想当初确实是一种生活的美丽。人生的事情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上面,我们心中除了增添痛苦之外,我们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伤害,所以在逆境中我选择了能给我带来些许快乐的阅读和背诵。

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背诵一万至两万字的经典诵读。我们可以把这个事情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坚持下去,因为他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而且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背诵的时候,我可以写写读书随笔,我想在五十岁以前自己就写随笔了。孔子不是说过自己要述而不作,我觉得里面的含义就是对于传统的文化继承放在了第一位,而把自己的个人发挥和创造放在了第二位。这个不是反对或者桎梏创新,这是一种文化积淀,只有这样一个积淀才能像孔子一样成为一个文化大家,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才有更多的阅读和欣赏价值,才能自立于这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想一个人在那里聊天或者是闲唠嗑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这是一种爱好,就像有人喜欢唱上两句,有人喜欢参加智勇大冲关的人们一样,我只是从事我自己认为有意义或者喜欢的事情而已。太功利化,人生也就变得了无生趣。我似乎看到了古圣先贤,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的愚钝能够减少一些,因为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抄写的乐趣,阅读的乐趣,品位的乐趣,联想的乐趣,创作的乐趣,心游天地间跨越了时空隧道的乐趣,那种感受了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乐趣,那种独领风骚灵魂在一种美的天地间驰骋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