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大师的教诲

(2010-07-30 15:22:23)
标签:

杂谈

——读〈孙子兵法〉第一篇

暑假的日子里,我几乎是没有上网的机会。我不可能去从网络上寻找我成长需要的营养,但是我却可以静下心来读读名著。让心灵受到一种滋养、浸润,让自己的心灵饱受大师的教诲。一个天性愚钝的人,改变自身素养的不二法门,就是投奔在大师的门下。当然,还要看自己的天分。几年的古典文化书籍的浸润,让我拥有了这样一份自信和执着,更主要的是我所收获的是无法形容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富有。

《孙子兵法》中的第一篇《始计篇》,我几乎是背诵下来了。不是骄傲于背诵本身,而是在背诵过程中的怦然有所得。战争已经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了,但是竞争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读了《孙子兵法》,我就知道刘备是无法与曹操竞争的,因为曹操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已经是很少有人达到他那样高的水平的。读了陈寿的〈三国志〉以后,我知道刘备三兄弟中是没有人,认真的读过〈孙子兵法〉的。虽然别人讲关羽文武双全,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看了〈三国演义〉,他是没有能力和曹魏东吴集团竞争的,刘备充其量得到的是人和而已。

这个被吴子胥推荐给吴王的孙武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仅如此而且远远超过了吴子胥本人。他不仅在战场上纵横捭阖,而且他对于周围的政客和诸色人等,也研究的非常透彻,我想他有了〈孙子兵法〉的智慧,完成这一切都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情。汉代的时候,有个叫做张良,据说能够看透一切,但是,我对于他的有关的资料知道的并不多。分析了孙武,大概张良也是一个这样的人吧。

看了〈孙子兵法〉,我觉得对于我的专业成长,得写点什么。我的教学工作中的失利,不仅仅是因为我的性格问题。如果是性格问题,我也可以想出一个补救的措施来。智慧,我觉得我自己没有足够的教学的智慧。一个将官,在战争开始以前要有足够的智慧、要诚信、要仁慈、要勇敢、要严格。我过去常常认为自己的是不够严格,那是别人对于我的尊重,没有点透我的真正的不足,他们觉得我有足够的能力去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我缺乏足够的勇气,即在关键的时候,患得患失。自己说是困于常规,但是即使没有常规的制约,那么我也不知道怎样把课上得更好一些。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课件,但是我觉得自己能够创造奇迹,因为我要用自己的不用课件突破用课件的。

我始终没有突破的,也是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突破的问题,就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目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这种情感成了今天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点,但是我没有突破这个重点,我还是徘徊在过去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培养上。这是我的教育智慧的匮乏,即使有更多的时间我也没有能力弥补这一点。就如同我的一个同事,那时我刚刚接任语文课,这个语 文老师曾经是过去的语文教学中的佼佼者,即他所教的班级的语文平均分常常在镇上名列前矛。一次,我从他执教的班级门前走过,听到他的学生们在那里认真的背诵课下的所有注释。我觉得自己可以战胜他了,因为他可以让学生把精力用在这上面,我就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取胜了。

教学方法是没有止境的,但是我们用在改造教学方法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在这种改造上用的时间不够充分,或者我们的教学设备的不够完善,那么我们的这种改进就是不充分的。

既然在第一着上,我们处于一种失利的状态,那么我们怎样寻找这种补偿呢?对方从各个方面开始封锁我们的战备资源,仅仅让我们共享的是一个并没有多大价值的教学案。一个教学案的编制是与周围的教学设备和其他环境相适应的,这样的形式上的统一,只能是一种伪统一。

孙武斩了吴王的爱妃,也是有着充分的把握的,他把握了吴王的扩张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才可以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报复。“主孰有道?”谋定而后动,同时孙武已经向吴王进献了〈孙子兵法〉,他只是依法行事而已。今天我们说,看了这个〈孙子兵法〉很难懂,凭借吴王的天资,应该是心领神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