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地理用图教学的三境界
读图是地理教学理论联系时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是新课改之前还是之后。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由来已久。以前是地理教学挂图,帮助学生认识所要讲的的地理事物。学生手中有地理图册,帮助自己随时识记。后来有了实物投影和多媒体,用图地理地理教学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师可以用实物投影把课本上的插图和试卷上的插图,随之的展示:或者新授,或者讲评,或者巩固练习。
以上是针对于教师而言的,真正的地理用图教学高境界,是让学生喜欢读图用图进行地理学习、复习和进行地理问题探究。
初始如导游,渐入佳境。通过看图,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例如香港澳门的位置范围图、地形图、城市景观图(或者绿化美化图)。通过看图,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了对于所学地理事物的情感。教师精心挑选的准确清晰的图片和相关的优美的“城市名片图”,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地理事物的积极性。再如,北京的名胜古迹、欧洲西部优美的自然风光等等,常常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自主读析图,若有所得。学生有了读图的兴趣,明确了读图的目的,就进入了用图学习的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学案”引领下,通过读图和与图有关的文字说明,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如读新疆的坎儿井示意图,明确了坎儿井的特点和作用,思考与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的关系。使用坎儿井,可以减少由于干旱炎热所带来的水分的大量蒸发。读俄罗斯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和交通城市分布图,理解了铁路分布于国土南部的原因:就是那里冻土少、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和工业区密集等等。
用图巧联想,温故知新。到了复习阶段,用地图来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容易找到不通国家和地区在地理问题方面的相似点和区别,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复习时学生最大的困惑是,练习题太多知识点太乱。知识没有系统性,复习的内容似乎重复而且具有相互抵触性。这是由于对于所学内容理解不深不透造成的,可以通过看图分析,对于类似的问题展开分析比较。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对相对熟悉的地图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