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道德是我们常常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也许有的人说无根本就不去考虑。这个朋友的根本不去考虑,就是他以为没有考虑的必要,对于这个问题,他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
我觉得自己思考道德问题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人在多数情况下的所思所想所行,不是去考虑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不用考虑,为了不受到惩罚或者是处罚,只要避开就行了,就像我说过的前面的一种朋友的情况一样。
道德很明显,又是一个很混杂的范畴。特别是每个人都可以对道德进行不同的解读,一千个人,就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情的态度和举措,具有一千种不同的道德评判,当然有人会说这种众说纷纭的道德评判,毕竟是大同小异的。
如国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把这所谓的大同小异的一千多种道德评判仔细的进行筛选,选择出自己该怎么办,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情。有时简直就会发现,自己从众多的评判中几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特别在一些日常琐事上,更是如此。
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就这样浪费了,我们在认认真真思考的过程中浪费了。记得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很好,就是父子二人和驴的故事。讲的是父子二人从集市上买的一头驴,回家的路上,父子二人老是在做着这样一种道德抉择,即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先是父亲骑在驴上,儿子跟在后面。有人看了就说,看着父亲不疼儿子。于是听到这样说话的父亲,下了驴让儿子骑到上面。又听到有路人说,这个儿子不孝顺,哪有自己骑驴让老子徒步走的。于是儿子下来了,父子两个终于相处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就是父子两个都骑到驴上去。路人又说了:这两个父子怎么搞的,买了驴子来,不是好好的爱惜,两个人坐在上面这驴子的身体如何吃得消。父子听了,干脆都从驴子身上下来。有人又说了,这父子两人真是奇怪,买了驴来干什么?为什么不骑呢,两个人下步走都累坏了。
故事中的父子两人,不仅身上累,更主要的是累在心上。法国著名作家,针对如此情况,庄严宣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很多的人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对于这位法国作家说话的初衷我们无法得知,但是他确实激励过曾经在心中无法取舍的我们。
究竟应该怎样做,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我认为,道德是每个公民所遵循的行为底线,这是指公共道德而言。还有一种道德,就是针对自己的实际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和别人没有关系。我觉得雨果先生所说的这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大概就是一种只是关乎自身的道德问题。
只有处理好自身道德问题,自己的道德水平提高了,公共的道德水准才在个人身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孔子提出“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上比!”对于具体的“礼”他则是提倡从简的。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提倡礼教的,但是孔子更注重礼教的实质内容。老子提倡大道无形,但是我们很容易从他的著作中读出来,就是“啬”。如果换成比较通俗的话语,就是“俭以养德”。佛陀呢,则是不去执着于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他就是一个乞讨为生和砍柴为生的人。你想他会给你怎样的答案?中国人,用在吃吃喝喝上的还有其他形式上的东西太多了些,这是一个弊端。现在天灾人祸的增多,中国人捐款做这样事情的增多了,对于社会道德的净化是有好处的。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