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今年70多岁了,少年时代是在兵匪战乱的年代度过的,青壮年有为了拉扯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饱尝生活的艰辛。人上了年纪,子女都不在身边。乍一回家,爸讲起话来,更幽默了。前几年,爸竟穿起了“文化衫”。上面写着“有钱和没钱就是不一样”。我们这些做子女的都觉得老爸年纪大了,反而更逗了。
时下,电视台上兴“点歌”。老爸说,这是有钱人给没钱人“点歌”,只是没有明说罢了——咱不花钱,不是也让咱听让咱看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季蔬菜、水果多了,但是价格不菲。老爸总是等便宜了才买,而且常常货比三家,老爸买回来的大多是物美价廉。比如说,我给爸妈买了一种按摩器是128元,后来老爸从集上打听来类似的按摩器只售28元,让我觉得大上商家的当。老爸说,水果了、蔬菜了,有钱人是买贵的,图个新鲜;但是一年算起来,我们也没有少吃,得到的营养一点也不比有钱人少。一二十年以前,是有钱的多买肥肉,我们呢常吃瘦肉;现在是花钱多买瘦肉,我们呢常吃五花肉。
老爸赶集的时候,常常是走着去,坐着车回来。老爸说,走着去,锻炼了身体;坐车回来呢,因为是捎带了赶集买回来的东西,最合算。听着老爸的“经济学”,我的心里热乎乎的,眼圈里分明有一种东西直打转。这是课堂上如何也学不到的“经济学”,透过这“学问”是那深深的父爱和老一辈人的节俭。有时我们常劝老爸别舍不得花钱,其实老爸变着法地省钱,不也是在体谅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吗?
《现代教育导报》淄博专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