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桐树下

(2007-06-21 15:41:23)
标签:

杂谈

分类: 纸质媒体发表

 

 
 
法桐树下
  文 / zczcf
    放暑假了,偌大的校园里夜间除了值班的以外,就住着我们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住在校园南侧的小宿舍楼上,因南临金雀溪,故美其名曰“金雀溪宿舍”;我和妻子住在校园南西侧的一间平房里,门口正对着桃园,唤作“桃园人家”。好在两个住处相距不远,大概有二三十米吧。

金雀溪宿舍前,是一字儿排开的六七株高大茂盛的法国梧桐,树的顶梢已经超过楼顶,偶尔下一阵小雨,别的地方都湿了,树下还是干的。假期,树下成了我们纳凉、学习、吃饭和烧水的地方。

     烧 

    我们从集上买来一个烧水壶。壶的中间烟囱和炉灶融为一体,四周装满了水,把柴火续到中间就可以烧水。妻子坐个马扎在烧水壶前,真让人想起了当年“文君当垆”的情景,只可惜自己少些司马相如的才华。孩子们用过的练习本成了引火之物,此时的我权作“樵夫”,满校园的寻些干树枝来。校园里寻柴确非易事,不能乱攀折花木,只能留心被风雨打折了的或其他原因成就的干枯树枝。晴天还好说,阴天就不好办了。我不知怎么就联想起淄博师范专科学校王光福先生的笔名来——“书山樵夫”,把读书人比作樵夫恰当贴切妙极。缕缕炊烟舔吻着密不透风的宽大的法桐树叶,法桐树似乎对这罕见的炊烟非常受用,大概把它当成了“金雀溪牌香烟”了。每隔一两天,法桐树就饱饱地吸上一两个小时。火旺的时候,两个孩子从二百多米远的地方抬一趟水回来,水正好开一次。水开了,我们忙着把大大小小的六把保温暖瓶都罐满,再烧上一壶用来做稀饭。一家人忙活一两个小时,两三天的用水(开水)就算基本解决了。在整个的烧水过程中,女儿说她想起流落到荒岛上的鲁滨逊所过的生活:建住处,修城堡,尝试种荞麦和苞谷,自己打造木筏子。显然,这种生活是很多久居都市的城里人没有过的,与我相濡以沫的妻子戏称曰“田园诗般的生活”。

        吃凉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面”就是凉面。炎炎酷暑,降低了人的食欲,我这个一年三百多天,做几个孩子张嘴就说出来的几样小菜果腹充饥的“大厨”,真真感到“巧夫难为酷暑之炊”了。妻子一句“想吃凉面吗?”犹如空谷回音,两个孩子一下来了精神——“想吃,想吃……”于是去抬水(这水是从淄河滩引来的,作凉面可好吃了),剥蒜。准备好两个盛了半下水的搪瓷面盆,等面条出锅后,在凉水里拔两次,凉面就作成了大半,盛到碗里,加上切碎的香椿芽、黄瓜丝、蒜泥、麻汁,一家人就开始海扒狂吃。不一会儿几碗凉面下肚,身上从内到外透着清爽。

         

              学习

    空气湿润凉风习习的法桐树下,自然成了我们看书学习的好地方。假期虽然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但真正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妻子的学习任务最重,除了例行的继续教育培训考试之外,还要参加中文面授学习、计算机中级培训考试、课改培训。即将上高中的女儿忙着在家看课外读物,结束了初四“冲刺”以后过把“名著瘾”。今年上初一的儿子,补习English。我呢,抽空则吟诗诵文,“三月不知肉味”,默默地享用着由贤妻姣女犬子带来的天伦之乐。




《齐风》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