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过《论语》看男女交往

(2012-02-15 08:16: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

十七、男女交往有何重要性?(77-80

答:1、男女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成长历程中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

2、男女同学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3、男女同学的性格、兴趣、意志等方面各有特点,互有优势,通过交往可以促进个性发展。

十八、男女同学应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80-83

答:自然,适度;尊重,真诚;广泛交往。

今天是情人节,即有情人的节日。祝愿普天下人,都成为有情人。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就是“泛爱众,而亲仁。”我写下这些文字,也许更有意义吧。这些文字是关于男女交往的意义和原则的,实际上男女交往是人之大伦,是人类生长繁衍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男女之间的事情开始避讳起来。再就是男女之间的完全的放任,美其名曰开放。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论语》中孔子有句话,就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实际上,男女之间的相互愉悦欣赏,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只是如何的把握这份情感,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色而不淫”确是一种学问一种修养。用我们《思想品德》中的话解释“色而不淫”的含义,就是男女交往要自然适度尊重真诚广泛交往。《诗经》三百篇,孔子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里面有大量的男女关系的诗篇。其中有恋人关系,有一般的男女关系,有夫妻关系,有离异夫妻关系,有充满矛盾纠结的夫妻关系。不管这种关系的具体内容如何,但是其中男女的道德品质在这种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得有关资料曾经介绍,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曾经特别强调要开展好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周公旦,把男女结合婚配看成是人生中最大的礼仪,老百姓把结婚称作行周公之礼也是这个意思。

《论语》中孔子有句话,是“女子与小人,最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是女子与没有修养的人,是难以予以引导和培养的。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女子自身的修养是一个方面,再就是要减少缺乏修养的人,这样女子与小人的几率就会降低,一切事情就变得好办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女子的修养提高很快,出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状况。据《论语》记载,帮助周武王治理天下的十个大臣里面,其中一位就是女性。(见《论语·泰伯第八》更不用说,放眼世界英国首相、德国总理和美国国务卿等等重要国家的首脑人物都有女性出任,她们为本国和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突出的贡献。

就拿中小学学段来说,很多女生在班级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行为习惯方面都是学习的榜样和表率。学校中的教职工中,女教师也占了多数,她们的教育教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而且女教师善于表达,善于体察同学们心理的细微变化,从点点滴滴小事入手,对同学们的心态思想和言行进行疏导。不用说,在体育界中国女排曾经夺得五连冠,为振奋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是在当今体坛,还是存在着“阴盛阳衰”的状况。倘若孔夫子再世,不免要发出“唯男子与小人,最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我们谈这一些的目的,不管是历史原因也罢,还是经济原因也罢,我们应该具有一种平等的观念,只有具备这种观念,我们才能真正平等的尊重对方的人格,同时也真正赢得对方的尊重,我觉得这是男女同学在交往中最最首要的原则。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走近男女同学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是一个辽阔的世界。他们的心灵思想和言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每一人的心灵深处,都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处女地。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或者是临近,男女同学更多的相互关注则在情理之中。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可以更好的知道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更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科学的发展提高自我并且帮助对方发展提高。真正实现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我们要充分发挥男女同学的长处,男同学比较有力量,可以多从事一些体力方面的事情;女同学比较细腻,可以从事一些手抄报设计等细腻的工作。男同学理性思维比较强,可以从晓之以理入手;女同学比较擅长形象思维,情感素养较高,可以从动之以情入手。总之,男女同学在文化课学习、班级管理和创新实践等都各有特长,只有充分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男女同学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也是每个同学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充分开发其中的教育资源惠莫大焉!据说有些高校研究生班,把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当成一门功课,只有及格才能领到研究生毕业证。这种现象,对于我们重视并开展好男女生交往的课程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