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当下最缺乏的就是信仰和自信。
我们不能向西方人,那样每周都到教堂去做礼拜,不断的巩固着自己的信仰。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追名逐利的时代,我们容易丢掉自己的信仰,是一件很容易让人理解的事情。让人容易理解,不是讲这样做是正确的。正如一个人生病了,到了医生那里看病,医生进行了询问之后,了解了发病的原因,不是等于这个人身体就健康了,或者说这个人的健康就没有问题了。
我们知道了原因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弥补无法到教堂做礼拜的不足。我们每个人,可以用阅读的方法,弥补这种不足。我们传统的经典著作,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我常常看,看了之后,注重和朋友交流,收到了与上教堂做礼拜同样的效果。我有自己的信仰,就是真善美,而且不是想想而已,只要自己能够做到的立即去做。
佛学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这与在单位或者某种群体中争优秀名额无关,不是说你优秀了,别人就评不上优秀了。佛学的优秀,是你优秀了可以帮助周围的人变得更优秀,也就是随着你的优秀周围人中优秀的名额会变得越来越多。
我听过一句话,就是中国人人人都是一条龙,中国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或者是集体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是一条虫。我觉得这是没有经过真正的传统文化修养的中国人的事情,因为《论语》中孔子说的非常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如果人人都在为他人着想,那么这个群体则是生龙活虎而不是一事无成的虫的集体。
认认真真的阅读而不是敷衍经典,认认真真的践行经典中关于做人的精髓,正是一个沐浴现代文明的中国人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邯郸学步的故事,一个丢掉了传统文化精髓的人,怎么会很好的吸收现代文明的东西呢。
今天上午看了一个视频,是一个上市的民办学校的校长的演讲,是向家长讲述如何搞好教育的。他讲传统的教育过时了,需要市场经济的教育理念。我听着听着,他的市场经济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换了一个新名词而已,其根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传统文化中早就存在了。如果说,他讲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必须摒除传统教育中的糟粕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认可的。但是他要摒弃传统文化,就是值得怀疑了。因为我捡了重点听了听,他在其中弘扬的教育理念,不正是中国和外国在教育中的传统理念吗。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市场经济下的教育理念,也是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诞生的。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没有根的。过多的弄一些新的名词或者理论会让人有一种眩晕的感觉,等我们真正明白了之后,才知道正是我们传统中的什么什么。
也许在今天的宣传方面,用各种新的名词更容易吸引人,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而真正扎扎实实搞教育的人,是不用这些花梢的东西的。教育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做人的学问,不是教育的名词更新了教育质量就上去了。
魏书生老师,在12月25日于育才中学作报告中提出,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责任就是:守住、守住、再守住,坚持坚持再坚持,同时要善于守住自己的优势并帮助学生把自己的优势挖掘发挥出来。
我想,我们社会教育面临这样的责任,我们的学校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的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总结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的发现并挖掘自身的优点,并且帮助我们的周围的同事、亲人朋友发现挖掘他们自身的长处和优点,帮助学生发现并且发掘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点,那么我们的教育将无敌于天下。我们更要注重过程,不要去关心关心结果。
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变得更加自信起来,并把眼前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