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1-12-19 15:53: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校管理 |
昆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淄川区昆仑中学,位于昆仑镇大奎山西麓孝妇河东侧。学校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00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生1500余人,有32个教学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坚持“学人精髓,创己特色”的理念,争取在三五年内建成区域内特色示范学校。学校把“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成长准备”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管理方面,坚持人性化管理和制度管理并重,通过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做一名幸福教师等系列活动,从更广泛深入的角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言行,用教师的优秀人格影响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时时处处体现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
昆仑中学自2005学年度至今,连续六年荣获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评为《淄博市教育先进单位》、《淄博市师德建设先进学校》、《淄博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淄博市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设施完善。
为认真贯彻淄博市教育局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特设领导小组如下:
组
副组长:宗海蛟
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殷少玉兼任办公室主任,孙立泳任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孙莲玲
学校建有心理咨询办公室一个,个性心理咨询室一个,团体活动室一个。五位心理指导老师,有三位获得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二、活动丰富,有的放矢。
为了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把提高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放在首位,用教师家长高尚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去带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先后举办了“赵忠心教授的家庭教育报告会”,让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学校还邀请了新泰韩清传教授,为广大教师做了“做幸福教师”报告会。整个报告会从老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领导三个方面进行了入情入理的心理指导和分析,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更主要的是让老师们从更高更深远的角度,审视自身的工作,并积极让自身心灵迈上更高的心灵层次。刘树国教授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所做的感悟“师恩”报告,更是结合学校家庭教育实际,给广大师生和家长上了一堂深刻生动的感恩教育报告会。团中央“让爱洒满人间”报告会,让全体师生和家长展开心灵互动,更是群情激奋,使师生和家长受益匪浅。
三、纵向管理,层层落实。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具体组织实施中,成立了政教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纵向落实机构。
其主要工作思路和途径是:
1、辨证的分析自己。忠实于自己真善美的观念,相信自己具有战胜自身假丑恶的能力。牢记自胜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因为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优点,我们始终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自己。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改善自己。这样学生在改善自己的过程中,自觉自愿的争取主动,把一些让自己心态积极转变的方式方法想出来。
2、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任。我们提倡要保持淳朴融洽的同学师生关系,就要坚持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怀、帮助。从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从融洽的集体生活中,享受到自豪和幸福。在心理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个原则,不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心理上的病人,因为真正的病人是治不好的。“大医治未病”,我们要把学生看成一个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因为任何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觉得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由此产生自命不凡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我们要让他学会平等的对待每个人,尊重每个人。不管是美国总统、联合国秘书长还是一个乞丐、拾荒者,我们都要平等的尊重他们,他们的人格和我们是平等的。在尊重别人的过程中,他的心理创伤会慢慢得到平复。
3、尊重集体、国家,对集体、国家负责任。牢记为集体和社会做的实事越多,人的能力越强,才智越广。心理上有问题的人,一般比较内向。我们要鼓励他发挥自身潜力,为集体、社会和国家等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让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和人生的价值,这样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4、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是走向成功。现在的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自信心,一个自卑的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取得成功的。我们在励志操比赛中,用喊励志操口号的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用名人名言和励志故事,让学生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5、意志坚强。有经受失败、打击、挫折、逆境的心理准备,真的遇到失败、挫折和逆境的时候,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做磨练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辩证的看待挫折和吃亏,让学生懂得挫折让人坚强,吃亏让人心胸宽广。当然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
6、胸怀宽广。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让学生学习《论语》中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懂得不要斤斤计较,只有不斤斤计较才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7、除关注学校生活、教科书学习之外,对社会、世界的问题有较为广泛的兴趣。搜集有助于学习的教材、有助于自己勇往直前的信息。让学生懂得,一个坚持学习不辍的人,是心灵最强大的人。因为一个学习者,可以让自己始终用优秀的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勇往直前的无尽动力。
8、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的精神。从小养成踏踏实实潜心干事的品质,进入社会,无论为官为民,还是360行中的任何一个职位都能处之泰然,都能做得出色,都能使人觉得他的工作有种神圣感。让学生懂得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干好,就是在干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用小故事大道理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干的每件事情。
四、重视师资,提升理念。
学校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心理辅导老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先后有三人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排查摸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或者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提高关于对学习的主人的认识。我们常常说学生时学习的主人,这个不错,但是由于某种习惯,我们把学习就定位于课本上的文化知识和考试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这种理解就存在一定的偏差,魏书生老师说,应该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主人、班集体、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样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提高自信心,不再感觉自己只是一个被批评和被教育引导的对象,而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因为自己虽然在接受心理疏导,自己是主人啊。主人就应该拿出积极主动性来,就要拿出自己的觉悟和智慧来,才能名副其实啊。实际上,这个心理疏导的过程,就是一个唤醒道德主体意识的过程,往往接下来的工作比较好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帮助学生搞好了心理定位,自己的位置角色找准了,下面的事情就相对比较好办了。
提高关于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2004年最新版的《中学生守则》,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有许多不是很具体明确的东西。 1994年3月11日国家教委通知中,对全面理解《规范内容》(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做了如下说明:“《规范》中包含着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要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独生子女的某种弱点,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五、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学校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原则,我们提倡多角度、全方位的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交流,促进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高兴地学他们喜欢的东西,做他们喜欢的事,让厌学变成乐学,让被动听课变成主动自主的听课,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学校通过评选“明星小组”、“明星发言人”、“合作之星”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学校依托学校绿野文学社团,创建《绿野》校本课程文化。有连续多年的校本课程——《绿野》杂志,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引领作用。以励志操为主体的系列活动课程资源开发规范,正在进行中。如班组文化、艺体活动文化、感恩演讲文化、校园之声文化、文学书画才艺展示文化、科学实验和科技制作文化等等。
文学社团活动、科技制作活动、书画比赛活动、艺体活动等多次在全国省市区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以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通过家长听课、家长委员会反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于教育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