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师亦友:孔子与子路

(2011-12-07 15:11: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

亦师亦友:孔子与子路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交友?(山东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6上)课本76页)

答:应该注意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这部分内容,课文上所选与《论语季氏第十六》有着惊人的相似。《论语季氏第十六》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思想品德》(6年级上册)第76页,相关链接栏目中这样写道:

“益友是指正直、诚实、知识广博的朋友,他们能够帮助自己上进。

在益友中,有一种朋友更为珍贵,那就是能够直言不讳的指出对方的错误,并真诚地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朋友,这叫作诤友。

损友是指品行不一、表里不一、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种人会给自己以消极的影响,阻碍自己进步。”

这里我们不想多说,我们讲几则孔子和子路的故事。他们虽则师徒,实则诤友。

《论语雍也第六》中,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当时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妻子,外表漂亮妖冶,好大喜功,作风不检点,而且卫国的内乱,她也难辞其咎。孔子急于得到卫灵公的重用,所以走夫人路线。这一点,遭到了子路的坚决反对。孔子去拜见这个名声不好的女人,面对子路的满脸的不高兴,孔子有口难辩,所以只好跺着脚赌咒发誓,说如果我是有什么不好的企图的话,老天爷会惩罚我!由此可见,师徒的真挚的友情和相互关爱。

孔子对于子路的批评,也是直率的。《论语先进第十一》中,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这里孔子通过几个弟子的谈话,看到了弟子们的不同的修养,对于子路过于强硬的个性不无担忧。因为生逢乱世,生存是第一位,孔子为子路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为了让子路明白这一点,孔子还专门找子路谈话,希望这种谈话能对子路今后的成长有好处。

对于子路性格的完善,孔子是不遗余力的。《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导子路,与人相处,要像兄弟一样相互劝勉和顺,我想这些都是针对孔子刚直的性格和不注重学习而言的。

这就是《论语阳货第十七》中的: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弊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子路身上,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等品德都具备,就是好学方面有所欠缺。

孔子直接指出,子路这种不注意学习的缺点不仅害人而且害己。

《论语先进第十一》中记载。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派一个叫子羔的年轻人做费地的官长。孔子知道后,说子路啊,你这是在害这个年轻人啊!子路觉得很委屈,说那个地方民众基础很好,土地肥沃庄稼收成也好,何必一定要读书啊。

孔子听到子路的非常生气,说你真是一个可恶的能说会道之人!

现在我们干什么,都讲究持证上岗。这是对事业的一种负责,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负责。孔子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就是强调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6上)中讲: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子路在忽视学习的同时,也是丧失了自己生存的能力,为父不父子不子的权位之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卫国发生父子争夺国君的事变以后,孔子预言,子羔会回来,子路就有性命之忧。捧读历史,看到子路本是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当时子羔与子路同在卫国做官,政变发生时,子羔在场,知道形势已经成为定局,所以逃之夭夭。路上见到匆匆赶来的子路,并且对子路说明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子路不听,认为君主遇到危难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实际上,子路要保护的君主已经逃亡,这是子羔已经向子路说明了的。

卫国的父子权位之争,由来已久,孔子态度是明确的即不会参与其中。《论语述而第七》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出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段对话中,子贡非常巧妙的探测了孔子对于卫国父子争位的态度。列举了伯夷、叔齐相互退让君主之位,而且两人都心中没有丝毫的怨言的例子。而卫国的父子两个,失去君主之位的偏偏都想夺回来,以至于让许多的人和整个国家卷入争斗之中。

子路的性格,有着很强的代表性。今天我们身边的多数人,都属于子路一类的人,所以我们重点分析子路和孔子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或许能有些帮助。

孔子面对子路,指出了继续学习不仅关系到自身素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是不是真正得到实现。孔子,真可谓是鞭辟入里教人教心的诤友。

我们从中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不管是对于我们身边的老师、同学还是我们的父母,如果真的有错误的话,我们就不仿做当面敢批评的诤友,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态度当然要真诚,自己必须具有足够的智慧才行!

因为批评一个人的话语,总没有表扬一个人的话语那么顺耳,如果没有充足的事实道理论证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是适得其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