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论“道不弘人,人能弘道”

(2011-12-05 08:28:08)
标签:

杂谈

    孟子曰:“道不远人”

    但是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常常我们对于道是熟视无睹。

    道,作为一种自然规律,是不会让人伟大起来的。

    就拿改良优良品种吧,这种自然规律是潜在的。只有像袁隆平一样的科学家们,发现这种规律,并且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利用这种知识的时候,我们就是对于道的一种弘扬。

    以上说的是自然科学之道。我们的工业文明,我们的各种物质文明的创造都离不开这种道的发现和利用。对于这种道的巨大贡献者,我们称之为科学家,一般称之为科技工作者。

    对于我们人类如何更加幸福,实际上也是有规律的。古圣先贤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阅读经典,提东传统文化阅读,就是这样一种目的。古圣先贤们发明的道理,在书上写着,但是由于岁月的社会的等等种种影响,我们甚至无法读懂这些先贤古圣们最初的发明,有些已经是以讹传讹了。

    于是对于这些经典,人们又有了种种阅读的方法,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批判继承的阅读方法。历史上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些对于传统的人文思想做出重大贡献的文化人,不外有两种,一种就是在传统文化阅读中,读出了新意——类似孔子讲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种,就是“批判者”,他们如鲁迅、郭沫若、蔡元培等等,实际上他们用另一种形式捍卫了经典。有人可能会说,“批判”经典,怎么说是弘扬了经典呢?我仔细阅读《论语》后发现,君子闻过则喜,正是古圣先贤的本意,倘若古圣先贤地下有知,他们一定会极力的赞美这些文化的“叛徒”和“批判者”,正是他们坚定了捍卫了他们对于以文化人的初衷!

    因为是古圣先贤们,千万不要把他看小气了,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