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思想品德上册重要问题与《论语》
(2011-11-20 20:48: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 |
初一思想品德上册重要问题与《论语》
一、
答:1、生命是每个人享受一切人生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2、生命中充满着无限的美好,当然也有烦恼、困难和痛苦。
3、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4、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二、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爱护生命?(课本10——12页)
答:1、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受困境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三、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
答: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外貌、兴趣、性格、意志技能等方面,而且体现在人生道路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方式的多样性上。
四、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课本18——20页)
答: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来实现。
五、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课本21页)
答:1、青春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
2、青春是挖掘潜能、开发智慧的关键时期。
3、青春充满激情和活力。
4、有了青春,便有了激情、幸福和希望。
六、怎样让青春更美好?(课本23——24页)
答:1、树立远大理想
2、珍惜时光
3、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4、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七、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课本35——38页)
答:1、适当调节,首先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新的学习环境。
2、确立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并逐步实施。
3、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八(一)、良好的集体的特点?(课本39页)
答: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严明的纪律。
3、有融洽的同学关系。
4、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八(二),良好班集体的作用是什么?(课本39页)
答:1、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2、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3、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4、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九、如何融入新的集体?(课本40——41页)
答:1、建立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
2、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3、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十、为什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课本42——44页)
答:1、只有具有自知之明,才能防止只看有点骄傲自满,或者只看不足心灰意冷。才能全面正确客观的看待自己。
2、只有自知之明,才能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塑造一个新的自我。
3、只有自知之明,才能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更好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十一、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课本45页)
答:1、自我观察法。通过自我观察,反省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2、交流比较法。在与他人的接触中,通过交流比较,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3、他人评价法。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认识自己。
十二、学习的作用是什么?(课本50——52页)
答: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1、学习可以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三、不断学习(或者终身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课本52页)
答: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具备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十四、为什么说受教育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课本53——55页)
答: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我国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是教育。教育不仅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所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十五、面对教育,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课本55-57页)
答:1、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2、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十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学习?(课本58——63页)
答:1、转变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打开了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七、为什么说生活需要友情?(或者说友情有哪些作用?)(74—75页)
答:1、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
2、友情能让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的进步发展。
3、友情能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 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十八、闭锁心理有什么危害?(课本75页)
答:闭锁心理,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正常交往,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十九、如何消除闭锁心理?(课本76页)
答:要消除闭锁心理,就要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的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二十、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交友?(课本76页)
答:应该注意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十一、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同学之间美好的友情?(课本77——80页)
答: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
关于平等、尊重、真诚,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于人”“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关于理解和宽容,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曾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关于关爱、帮助,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
二十二、老师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课本85——86页)
答: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
2、老师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3、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
《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二三子以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在 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之中,教师用自己的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论语》中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第一项,是指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后面三项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论语•子罕第九》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未有也已。”
通过孔子弟子颜渊的肺腑之言,我们看到老师的无私,体现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二十三、我们应该如何尊敬老师?(课本87——88页)
答:1、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
2、尊敬老师,就要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真诚的接受老师的批评,使自己不断进步。
3、尊敬老师,就要对老师有礼貌。
二十四、我们应该与怎样与老师交往?(课本88页——90页)
答:1、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
2、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二十五、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课本90页)
答:当与老师发生矛盾,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