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亲人吝啬,给妹妹的钱死活掏不出来
一九八二年这次他见到了自己的妹妹。
他回到村里见到妹妹,他想给妹妹一点钱,结果却没掏得出手。他自己愿意给的,最后却没给成,他就是那种性格。他说,事先就想了要给妹妹一点儿钱,钱也准备好了,他告诉我他已经琢磨了两天了。我想,当时可能不是两千,可能是二百,两千那个时候不得了,可能准备了几百块钱。那是很大的数目了。一九七三年那次,我们在村里吃住好几天,才给了队上二百块钱。他也准备好了,事先也带在身上了,他说见了她,就没给,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没给。他又说后悔,真后悔当时为什么没给她。他说,后来想一想呢,很简单,塞给她,递到她手里不就完了吗?这就是我父亲的性格。对待亲人,他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她是他的亲妹妹,而且穷得不得了,他很同情她。他说妹妹连个名字都没有,嫁给一个姓董的人家,很不如意,家境贫寒。一九七三年那次我见到这个姑姑了。我想,那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即使当时没给成,你回到北京给她寄去,这不很简单嘛……这是人之常情啊,他就不做。
没有任何障碍。他自己也说没障碍,他说给她就完了。他啊,就这种性格。我奶奶评价他——对外热情大方,对亲人抠门、吝啬。他即使想到了,还是舍不得,就是不给。想好了就给嘛,给的时候他又觉得舍不得。你回来可以寄嘛,你可以多次寄,一次寄五十块也可以啊,怎么就不行呢?你妹妹这么苦……说他不爱妹妹,也不完全是。感情上也还挺亲切,就是没有实际上的表达。这不光是对他妹妹,对我母亲,对我奶奶,对我和我姐,再往下一点儿,都这样子。说给钱都困难啊,你比方说每个月给点零花钱,他不给。他到后期钱多得很,三千、五千、一万、两万随便散。人家说你怎么不给孙子呢?他说儿子有钱,他用不着给。给护士,给清洁工,给少了他不干,几千几千地发……他拿到钱后马上就散。包括旁边的清洁工,也不是给你一个人扫地,你给个一千、五百就可以了,不行,他非要给三千。就是这种性格。
我整天在那儿伺候他,什么都没有,一分钱没有。我孩子去了,他没钱包红包,其实他也不想给。别人说第一次见面不发不好,他说不要,不需要发红包,到最后人家劝他劝得实在没办法了,他就说我没钱,这样护工才借钱给他。他就是对外大方得不得了,你看他那个钱花得叫人咂舌。对亲人那是吝啬得很,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在农村,一个在济南,都是亲妹妹,他一概不管。他路过济南,见过这个妹妹,也没给过钱。这两个妹妹跟他也没什么来往,也没来过北京。说感情淡也不完全是,见了以后他也很激动,给妹妹照相,后来说起来也非常同情。他给我讲这个农村的妹妹不知道多少遍了,但这个钱就是给不出去。
他对人讲的时候,一肚子后悔,就像对他母亲一样。他在城里头八年,没去看母亲。他就不去啊,就没想到,母亲一死,他回去了,竟然连母亲长什么样都想不起来了。晚了,后悔,永久的悔,这不就是永久的悔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