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问题(陶行知1928年6月8日)
(2011-10-11 10:41:21)
标签:
杂谈 |
大概道德的原则,是在个人有充分发展,但不致损坏在社会全体之安全;社会有支配的势力,而又不致侵害个人生存之目的。
因为社会有流动性,个人有流动性,故道德时刻显露其裂痕,补救的办法,就是时时有适宜的道德,来代替不适宜的道德。
教师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就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道德建设。
我最近在看一个关于改善心态的书籍,借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心态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且是一种道德定位。这种道德定位,有对于客观环境的重新认识,有对于自己的潜能和智慧的挖掘和开发,有与人交流互助的诚意和方式方法。
每个学期,教师都要学习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实际上,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是固定的,但是教师职业道德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些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思想方法。如果把教师职业道德看成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流程,那么这个教师职业道德早已过时了。
如果一定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规定,变成我们的操作流程的话,那是教师个人在备课上课和教育学生中的自主设计。即怎样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贯穿到一个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之中。这便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