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惯性思维(1):中国大学和海外大学的毕业

分类: 出国留学 |
那天记者采访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家长对国际教育和国际学校的认知上有哪些误区呢?”这虽然是我谈了无数次的话题,但却是一个需要无数次谈的话题。因为,无论对投资人、办学者还是学生和家长,大家之间的相互纠结无不源于这些误区,它不是简单地谁对谁错,有视角不同的问题,更有认知错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惯性地把对中国大学录取和毕业的理解套用在海外大学的录取和毕业这两件最关键的事情上。我们必须克服这种惯性,愿意去面对和接受海外大学不同甚至是颠覆性的做法,因为它决定了孩子高中三年以及未来岁月,我们是否能够助力孩子的成长,还是拖后腿,瞎指挥。
我们用倒推的方法,从毕业讲起。显然,没有哪个家庭对孩子是否能取得大学毕业证无所谓,特别是海外留学,在精力、时间、金钱和情感上牺牲更大,毕不了业这件事是无法接受的。
8月1日,Varsity发布了每年一度剑桥大学的Tompkins Table https://www.varsity.co.uk/news/17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