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访学记(39)英国“撸起袖子”搞国际教育

标签:
教育 |
分类: 剑桥访学 |
这么一比,小小的英国,胃口很大。在这一文件中,英国这样定义他们的教育:
The UK has a world-class education offering, a global reputation and a strong presenc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Ou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amongst the most renowned and prestigious in the world. Our early years providers and schools provide international benchmarks for safeguarding and choice, and whilst it may have previously only been the names of top public schools that gathered recognition past our shores, we can now boast some of the best state schools in the world.
(大致译文:英国拥有世界级的教育供给,在国际市场享有全球美誉和强大的存在感。我们的高等教育大学位于世界最知名和最有声望之列,我们的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安全监护和选择上提供了国际准则,也许之前只有一些顶级的公学的名字被海外广泛认知,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也拥有一些世界最好的公立学校。)
文件提出了22条国际教育战略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实现的时间。比如,设立国际教育Champion职位,专门负责协调教育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各类活动;2019年,将投入500万英镑支持在海外推广英国教育的Education is GREAT活动;将继续为国际学生提供友好的氛围和有竞争力的条件,包括延长毕业离开时间、改善签证流程、支持就业、确保在读和未来潜力学生继续感到他们受到欢迎,对国际学生数量不设限;建立各部门一盘棋的机制(a 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确保国内外部门间的协调;用更强有力的方法和更广泛的渠道提升年度教育出口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文件针对各个学段逐一描述了走出去的行动计划,文件22次提及中国,并将中国(和香港,原文件将这两个名字并列,实在不妥)列为四个优先重点地区之首,同时,文件也提及最近在中国发生的针对学前和学校教育国家法规的变化,强调只有推动政府与政府的参与才能够为英国教育的提供者创造最好的经营环境。(However, a change of approach may be needed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Chinese law, most recently impacting early years and schools. It is only through government-to-government engagement that we will be able to deliver the best operating environment for UK providers in China and …)
文件也提出不能只关注向海外推广英国教育,也需要向其它国家学习(不出所料,在英格兰引进上海和新加坡的数学教育被文件当做了典型案例)。在有关私立学校的专门段落,文件指出,2017年,全球有超过8000所国际学校和超过450万学生,其中46%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学校采用的是英国课程元素。未来10年,估计学校和学生数量都将翻一倍。特别提到中国家长寻求给他们的孩子提供最好的国际教育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英国政府将为有意开拓海外市场的私立学校提供国家的选择、投资者信息、决策部门的合作等服务,目前英国本土学校的国际学生比例为5%,英国学校享有对所有学生的安全监护和福祉保障的国际声誉,并且写入英国法律,为家长们选择英国学校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Schools in the UK have a global reputa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and wellbeing of all students, and this regulation, embedded in UK law, provides an excellent reason for parents to choose the UK.) 。
最后“走私”我的两点观察:其一,在高等教育领域,英国的竞争优势不言而喻,别看美国世界前100大学的绝对数量多(QS达到33所),但基数是4000多所大学(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https://nces.ed.gov/),而英国大学数量为150所左右(QS达到18所),真功夫了得!其二,在学校教育领域,英国有值得点赞的评价体系,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强制性,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必须参加OFSTED(https://www.gov.uk/government/organisations/ofsted)的督查,所有的私立学校都必须参加ISI(https://www.isi.net/)的督查;第二是公开性,所有学校必须将OFSTED或ISI的督查报告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上,在这两个机构的网站上也能够查到每个学校的督查报告。在这一点上,以省或州自治为主、甚至每个学校都可以自行其是的美加澳三国的学校都望尘莫及,虽然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或联盟组织,但做不到对每所学校评估的强制性和公开性。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很难以国家形象整体输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