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剑桥访学记(18)剑桥大学附小,该是多牛的学校?UniversityofCambridgePrimarySchool

(2018-11-13 01:54:07)
标签:

教育

分类: 剑桥访学

        在剑桥大学教育系门口,总看到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imary School http://universityprimaryschool.org.uk/)的宣传易拉宝,很是好奇,这无疑就是我们所说的剑桥大学附属小学呀(下面就简称剑桥附小哈)!于是通过导师联系了学校的校长,周一一大早兴冲冲地就去了。

 剑桥附小坐落在剑桥大学雄心勃勃正在开发的西剑桥West Cambridge,来到这里,竟然感受到了中国某地新开发区的景象(虽然规模没有那么大),开发商的围挡广告到处都是,新建的办公楼,新铺的道路,刚开张的Sainsbury’s(英国连锁超市),正在建设中的住宅区,环抱着一所美丽的小学。

剑桥访学记(18)剑桥大学附小,该是多牛的学校?UniversityofCambridgePrimarySchool

剑桥访学记(18)剑桥大学附小,该是多牛的学校?UniversityofCambridgePrimarySchool

剑桥访学记(18)剑桥大学附小,该是多牛的学校?UniversityofCambridgePrimarySchool

剑桥附小是一所公立学校,现在有400多学生,满员700,在英国算是很有规模的学校了。她办学已经进入第四年,刚刚完成了OFSTED(英国公立学校认证机构)的认证(新校必须在第七个学期接受OFSTED的检查),在所有考查项中outstanding(最高分,做得非常好的意思)。校长是剑桥大学教育系博士毕业,应聘这一岗位胜出,从零建起了这所学校。

剑桥访学记(18)剑桥大学附小,该是多牛的学校?UniversityofCambridgePrimarySchool

我感触挺多,不知从何说起,先从我的问题入手吧。

问题1:剑桥大学为什么要建这所学校?

剑桥附小是英国唯一一所大学附属小学(the first primary University Training School in the UK),伯明翰大学有一所附属初中(secondary school),其它学校可能和大学有一些关系,但是没有这么紧密。大学的初衷就是做一个给孩子教学和学习的样板(exemp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children,而不是解决大学老师子女教育问题,因为学校按照公立学校的要求,只面向学区招收学生,并不照顾剑桥大学的老师。

问题2:剑桥附小共享了大学什么资源?

剑桥附小的土地是大学的,通过一个Charitable trust(慈善基金),每年向大学缴纳1英镑作为土地租赁费,租期50年,是的,1英镑,我们没有听错。这个trust的董事会有5名大学成员(其中一名是退休的副校长,另外一名是教育系的主任)、4名家长代表、校长和1名员工代表、1名社区代表,他们负责制定和审核学校发展战略,从这个组成来看,我们可以说这是大学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学校日常的经费同所有公立学校,剑桥大学不输出经费。

问题3:剑桥大学如何从办学获益?

上面两个问题其实回答了这个问题,除了“教育情怀”,好像没法说别的了。 

我问校长,在这里,是否家长都特别想把孩子送到这样一所大学附属的公立小学呢?他说剑桥的学校很多,但毕竟公立免费,这学年有270名学生申请90个学位,13,倒也不能说很激烈,那最后录取谁呢?按距离远近,现在学校还在发展,可以辐射周边4英里,校长断言三年以后,只有周围居民的孩子才能够进来了。

学校好在哪里?办学理念+课程+师资,校长谈起这些滔滔不绝,我下载了OFSTED的检查报告和学校阐述以上这些要素的一篇论文,他们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A University’s Challenge: Cambridge’s Primary School for the Nation (一所大学的挑战:为国家而打造的剑桥附小),可见虽然办学时间很短,但树立全国典范的雄心昭然若揭,只有这样的霸气才能叫剑桥附小呀!

 

         剑桥访学记(18)剑桥大学附小,该是多牛的学校?UniversityofCambridgePrimarySchool


被称为基于科研成果的三个教育金线的课程体系

The research-informed three pedagogic golden threads of our curriculum

 

之乎者也咱不说了,就讲讲看得见摸得着的惊艳。

剑桥大学专门请设计伦敦眼的团队设计了这所学校,要求有很多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学校呈空心圆形,每六间教室成一组,两两对开,中间是宽敞的走廊,每间教室的另一面都有门直通内外的操场。

每学期,每个组不同年级的六个班一起上同一个主题但不同级别的课程,校长带我看了其中一组,主题是Light and darkness(光和黑暗),整个楼道都按照这个主题做了各种各样的布置,综合各个学科,比如,展示不同文化对光与黑暗解读的文学,科学实验工具,数学,远处还有一个帐篷,孩子们可以钻进去体验黑暗。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环绕学校一周的户外走廊是由一扇一扇的玻璃做顶,这些玻璃组成了他们特邀的艺术家Ruth Proctor展示的他的艺术作品:We Are All Under the Same Sky2015(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由来自不同国家的67个蓝天照片组成。学校给客人的礼品也是这67张照片,照片上写明了摄影师的姓名,城市和国家,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我看到了来自中国北京、杭州和香港的蓝天玻璃。这一艺术作品呼应了学校要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公民( compassionate citizens的使命。 真想得出,也做得出。

英国法律规定,7岁以前班级规模不得超过30人一个班,7岁以后学校决定。我看了一圈,每个班的人数还真有30个孩子,但每个班都至少有三个老师坐镇,一个老师在前面讲,另外两个老师有的在巡视,有的做教具,有的在给几个孩子开小灶。瞥一眼孩子们桌上的讲义,发现右上角画着一个到三个小辣椒不等,好像我们川菜馆的菜谱上表示辣度的那个标识,校长解释说,他们通过辣椒的数量表示内容的难易程度,孩子们自己选择要几个辣椒的讲义。

当然,学校也有所有学校共同的烦恼,比如,英国公立小学有四次全国性的统测,学前、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年级是测自然拼读,二年级和六年级是测英语和数学,科学则由自己学校老师出题考),OFSTED非常看重统测的成绩,这给校长很大的压力,做不好就会被撤职。我问校长,如何在这所学校的教育理想和统测导向之间获得平衡,他说,大家总认为要么素质教育,要么应试教育,没有结合的可能,但是他觉得可以结合在一起,学校OFSTED的优秀认证成绩证明了这一点。他给我看老师给他的报告本,他说他不看老师的教案和教学进度什么的,也不认为听一次课能听出什么来,他只要求老师记录每完成一次课,哪些学生弱,哪些学生中等,哪些学生强,要怎么做,他对照每次课这些学生名单的起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在不断进步。

我们北外和中国的很多大学都有附校,今天有幸看到剑桥这所世界顶级大学刚刚做了三年的附小,我只想说我常跟剑桥同事们说的话:也就是剑桥有钱,才能这么做。而他们听后总是反问:剑桥有钱吗?我们没有觉得呀!我也懒得跟他们诉苦,在中国,“教育情怀”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东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