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文教授
曹文教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825
  • 关注人气:4,3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不要这样的别离

(2016-09-26 12:28:36)
分类: 高中国际课程

       每天做晚饭的时候看闲剧,最近看的是《小别离》,还没有看完,但特有话要说,尤其是被此剧震到的有着初中孩子的家长们,告诉他们:我们不要这样的别离!

       我承认,这部剧所反映的情况真实存在,而且很普遍,由于是做国际教育的,并且有着年龄相仿的孩子,我整天置身于这个氛围之中。

       在这部剧里,三个孩子出国的原因分别是:学霸是因为看着亲戚或者别人的孩子都出国了;学中是觉得中考太苦了想逃避;学渣是因为实在在这里混不下去了。无论是家长和孩子,出国都不是由衷的事情,而是无奈而纠结的选择。

这三大原因可能是中国很多选择高中出国的家庭的典型代表,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应该是孩子最终选择出国的主因,因为它们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动力,就是生存下去了,也是惯性使然;就是最终爱上了,也需要时间的代价;更不要说有可能始终有阴影或最终抑郁地回来。

       我是主张有条件的家庭应该鼓励孩子出国留学,不是因为这边学不下去,也不是因为那边教育多好,而是因为这是人的一生中宝贵的教育体验。我们希望孩子选择是因为他们对一个国家和一种文化的好奇和向往,是对挑战自己潜能的主动拥抱,它的根基是长时间做足了功课,而不是一时兴起、听从大人的安排、跟风或者逃避现实。

       这些功课包括对这个国家、文化和教育的了解(阅读,接触圈子,参与活动,至少一次最好多次对目的国的实地探访),对自身应对能力的充分准备(语言、心理、学习方式等),如果家长有心让孩子出国,这些都是可以规划和设计的,但最终的选择一定是孩子由爱而生的水到渠成的决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留学前后可能出现的烦恼和困难,让自己充分享受这份经历,好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北外国际课程中心提出“培养有故事的孩子”的教育理念,这个故事包括他们是如何选择了未来留学的国家、学校和专业,这应该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可以打动自己、打动招生官、打动儿孙、打动自己无悔的未来的只属于自己的故事。

        PS. 这部剧让我开始膜拜儿子,感谢他不曾让我经历剧里那些家长所经历的纠结、烦恼、痛苦甚至绝望,而他对高中课程、出国时间、目的国家、目标大学和专业的选择都是基于他的真爱、了解和思考,所以他才如此自信并快乐地享受着每一天的挑战和未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