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法是孩子们的朋友还是敌人

(2010-05-30 21:40:00)
标签:

杂谈

     

今天,在教孩子们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讲和练一般过去时,孩子们在口头复述故事的时候很少出现一般过去时的错误,一张口就是正确的动词过去式。比如,Dad threw the rope over the stream. 一点都不含糊,就是threw. 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也没有含糊。比如:What did Dad do to the rope.他可以不思索地写出: Dad threw the rope over the stream.

但是,如果我把这个句子单独拿出来,给出动词的原形,要求孩子们填写它的过去式时,发现有些孩子们反而写不出来。比如Dad ________ (throw) the rope over the stream. 孩子就不知道throw – threw. 而且这几项我是放在一起检查的,孩子都愣没联想过来。

这很说明孩子们的认知行为。他们对语法是没有概念的,整句进,整句出,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而我们把它拆开来让孩子们按照语法组装,他们反而不能理解。如果这句话我先采取讲threw是throw的动词过去式,而这个句子需要使用一般过去时,所以throw要变成threw的话,估计会让孩子们越学越糊涂。

就像我昨天的博文《把英语放在手术台上解剖》一样,有英文语感的人,如果我们让他套语法说句子,反而让他们无所适从。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师完全不能讲语法。我现在就给儿子讲语法,但前提是他的英文已经有了很多的积累,不管我讲什么,首先他对句子的意思理解上没有障碍,同时他知道很多类似的句子,那么只要我稍微点拨一下,他就明白了。所以语法要看如何讲,什么时候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