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果》教学设计
(2015-04-20 10:31:44)分类: 观课议课 |
《采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30+50=
2.36里面有(
二、创设情境
秋天到了,松树上结了很多松果,为了储备过冬的食物,松鼠妈妈决定带着小松鼠一起去采松果。大家一起来看看它们辛苦劳动的成果吧!(出示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2.谁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师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列式,如何计算?
①
②
③
4.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组探讨减法的计算方法。
先列算式,再探讨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体验知识形成与获得的过程。在算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选择计算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却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巩固练习。
第52页练一练的1、2、3、4、5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不仅能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够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
采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松果?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松果?
教学反思
《采松果》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部分是两位数减一位数。
现对本课教学反思如下:
比较满意之处:
1.
2.
不足之处:
1.在讲解算理的过程中,没有强调25加4时,4 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为什么不能加在十位?因为我想,只要学生能拿出相应的小棒,或是拨出相应的数字,就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每一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那么在进行计算时,就不会出现把2个十和4个一加起来。其实,这个问题是本课的精髓,如果学生能把这个问题理解透彻,那么后面的“小医生”这个环节就可以不用设计该类型的题。
2.“小医生”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过早,应该放在书第4题的后面。可以在学生做完第4题后集体订正,对于出现的错误,说一说为什么错了。这样设计的话,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经验,再设计一个“小医生”的环节,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3.学生回答错了后,没有给学生改错的机会,也没有究其原因。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的几点反思,还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