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
(2012-02-23 21:29:16)
标签:
杂谈 |
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
|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综述
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幼儿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规定,要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勇敢坚强的意志特征。教育目标的具体落实依赖于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活动中采用多种教育教学途径去完成。而幼儿心理特征如认知的具体直观形象性,情感的多变易感性,个性的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要采用不同于中小学的教育手段,方能成效。
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它包括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编(儿歌、简单的舞曲)、制(作手工)等方面的实施操作能力。
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弹、唱、跳、画、编等基本技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形象化,使昏昏欲睡的教学活跃化,能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所以,传统上,幼儿园教育把弹、唱、跳、画、编看作是幼儿教育的专业基本功,并非没有道理。
教育活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不仅以其自身的技能技巧充当媒体直接作用于幼儿,担当着能工巧匠的角色,而且担当着领导者、指导者、管理者、促进者、营造者、护理者、研究者、同伴等多重角色。
幼儿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教育教学与养育并重,教导幼儿学会与小朋友们相处,帮助幼儿在交往、情感上得到发展。不仅要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还要关注幼儿的个人卫生、就餐、休息等养育活动,对幼儿提供生活照顾,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对幼儿来说却是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例如:系鞋带,洗手等。教师的工作环境基本是室内,有部分园内的室外活动,地点固定。
二、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
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幼儿教师教育能力是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就能够提高开展幼儿教育的能力。也就真正提高了幼儿教育质量。
(一)职业道德方面也尤其重要
幼儿教师要把幼儿教育当成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真正地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一名幼儿教师的爱可以使幼儿身心愉快,健康成长。优秀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不是在形式上作表面文章。爱的表现应该是理解与尊重。对待所有的孩子要有一样的耐心、一样的关爱,不偏爱,不溺爱,这是幼儿教师最根本的职业道德。优秀的幼儿教师待人处事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能够做到做事不慌张。会控制或调节自己的心态。老师与幼儿应该是朋友,教师应学会处理角色关系。
(二)心理素质方面还要有更高的要求。
1、性情稳重、大方而不易急躁,活泼开朗,为人和气,情绪稳定,不易激变。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变动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状态。幼儿的情感尚未成熟,过快的情绪转变会对其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幼儿的年龄较小,没有准确的判断力,作为幼儿教师含含糊糊的表情很容易误导幼儿的判断力,时间一长,幼儿会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幼儿教师也因此失去了亲和力。所以,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便达到良好的幼儿教育效果。2、办事认真、耐心、细致,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和乐观面对困难。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交谈、讲解、问答及整理幼儿的生活细节方面.要细致而有耐心。不要因为幼儿的没完没了的发问。
三、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具体表现
(一)国家职业大典中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描述为:在幼儿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制定幼儿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2、设计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3、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生长、发育情况;4、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5、与家长联系,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养成幼儿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6、进行幼儿教育研究工作。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与儿童的交流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各种儿童可以接收的方式去影响儿童的行为,与儿童能够良好的交流是影响的基础。
2、幼儿教学能力,特别是掌握游戏教学的方法,这是幼儿教学的基本方式,这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多种才华,能歌善舞,绘画,手工制作等样样都会才行。
3、幼儿管理能力,幼儿一方面缺乏自制力,另一方面身体机能不完善,他们在幼儿园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要想管理好这样的群体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4、幼儿的生活料理能力,幼儿的身体机能没有发育完善,他们许多时候需要教师在生活方面给与照顾,幼儿教师需要掌握这些照料技能,例如:给孩子换下尿湿得裤子,帮助孩子进餐等。
幼儿的模仿性很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给孩子们做好行为榜样很重要,人们在儿时习得的行为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因此幼儿教师的行为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
四、职业心理特征
教师和蔼的笑容会让孩子的心里充满阳光,幼儿教师的亲和力,特别是对孩子的亲和力是从事这个工作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幼儿教师天生就要喜欢孩子;幼儿教师需要爱心,每个孩子都是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是鲜艳的花朵,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呵护;幼儿教师需要较好的活泼性和表现倾向,孩子们都活泼好动。如果遇到一个呆板的老师,对他们来说该有多郁闷;幼儿教师需要的一定的敏感性,孩子发生状况的先兆性不强,一旦状况发生往往发展较快,教师如果缺乏敏感,可能会失去控制的机会;幼儿教师需要一定的情绪控制力,每天面对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好的脾气对孩子和自己都将是很糟糕的事情。
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都不是单一能力能完成的,而是依赖于多种能力因子的有机综合。教师面对不同教育教学情景,其能力结构的组合也随时处在调整之中。如以教学监控能力为主导因子构成的能力,系统完成上课任务后转入游戏活动,此时需要以组织管理为主导因子的另一组合形式的能力结构。这是动态的内部表现。动态性的外部表现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文化背景的转换,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不同,对教师能力结构要求都起调整作用,其能力构成因子的权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把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教师的教育活动能力,而现代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及强调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育活动能力更为重视。开放性特征是指能力的构成因子不是处于封闭状态,而是随时代的变化要求,随时接纳新的能力因子,呈发展变化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幼儿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幼儿教育停留在以“保”为主,具备“生活指导能力”就基本可以了;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能力要求将会更高。
我们在研究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中,发现还有些能力因素不能包含在这三维之中。然而它与教师职业能力紧密相联。如学会学习能力,作为终身学习的现代社会必备的个人素质,其对职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正尝试虚拟第四个维度。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与其工作任务和特点密切相关,是多系列、多层次、多种类的,经纬交织、立体多维的系统。它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由于各能力因子的组合形式不同,构成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个体差异。
五、初始就业与职业的发展
在幼儿师范毕业或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后,一般会在幼儿园里实习一段时间,然后才会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再经过几年之后,会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可以熟练处理各种常见的问题,工作得心应手,工资也相应提高,并逐步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时一般会考虑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可能会逐步走向管理岗位,成为优秀的幼儿园管理人员;可能开始独立创办自己的幼儿教育机构,比如:幼儿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可能通过进修成为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公众提供幼儿教育咨询,比如:幼儿心理咨询;也可能转行进入其他的相关领域,比如:经销儿童产品等。
六、职业报酬收入大体在1万至4万/年,增长空间相对比较有限。进入高档的幼儿园工作收入会较高,会有超出的可能,另外地区间也会有些差别。如果能在相应的领域进行开发,收入会有明显增加。
七、职业的社会评价
作为教师职业大类中的一部分,幼儿教师的社会评价比较好,绝大多数人比较认可这个职业,但在整个教师职业大类中,相对其他教师职业评价偏低,这可能与其他教师职业相比较,人们认为幼儿教师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如其他教师。
八、就业趋势和影响就业的因素
虽然我国人口在减少,但人们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认同感在增强,幼儿园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特别在中小城镇发展较快。从就业角度看,中小城镇就业机会较好,大城市学前教育比较完善,就业一般处于稳定状态,属于正常的新老更替,不过在新开发的区域,有一定的机会。总体趋势上发展趋缓,逐步趋于稳定。
九、职业的风险与压力
幼儿教师通常是风险较小的职业,不过幼儿是高危人群,如果对孩子的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那么风险随之而来。现在民办幼儿园逐渐增多,在民办幼儿园工作流动性大些。
幼儿教师的压力一般来自叽叽喳喳、麻烦不断的孩子们,如果你没有把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忍俊不禁的行为当作享受,你会感到头痛,会感到身心疲惫。
十、职业指导师的观点
幼儿教师职业入行要求不高,是个可以从事一生的职业,但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也不会太高,除非你能够经营好一个幼儿教育集团。如果你喜欢儿童,如果你乐于与孩子们分享快乐,如果你能享受孩子们灿烂的笑容,那么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将是幸福的、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