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莽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夏群英
https://pic.wenwo.com/fimg/7865294516.jpg
说实话,我已经记不起我家大宝小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手足口病了。只记得有一年,大宝的手心和脚心都出现了红点,三四天后有自己退掉了,因为没有严重所以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但现在与手足口病的症状对比来看,或许那年大宝就是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由于发病是不仅仅出现在口腔有疱疹,手和脚也会出现,因此被称之为手足口病。由于儿童,尤其5岁以下的儿童为高发人群,因此手足口病也被称之为儿童传染病。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要感染病毒。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此病,1959年命名为“手足口病”,1981年我国上海首次报道此病,1983年在天津流行。夏秋季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但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来说,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6天,一般没有发病前期的症状,约半数病人会在发病前1-2天或者发病的同时出现38度左右的发烧,有部分病人会同时出现感冒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所以也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仅认为是感冒而已。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多大?
手足口病的危害就患病个人而言,一般来说,体抗力还可以的孩子问题不大,也就是有些类似感冒的症状,口腔、手和脚出现红色疹子或疱疹,有些孩子的屁屁处也会出现,遵医嘱,好好治疗和做好宝贝皮肤的护理和家庭饮食安排,几天就会好,如果没有及时就医或照料不好,则容易引发心肌炎、肺水肿和脑膜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之所以让医生、幼儿园,乃至家长都很恐慌,主要是因为手足口病是传染性疾病,尤其5岁以下的宝贝,肠道功能不健全或者肠道菌群紊乱的孩子最容易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所以,一旦确定为手足口病的孩子就一定要在家隔离,严重者还需要住院隔离治疗。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重要传言场所就是医院,然而,对于一般父母来说,孩子生病除了求助医生外,自己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可以初步判断自家宝贝是否出现的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有自己独特的疾病特征,除了前面我们提到得会出现低烧,有些孩子还会伴有感冒初期的症状外,我们可以观察宝贝口腔、手心、脚底和臀部是否有红色疹子出现,因为手足口病主要侵犯的就是这四个部位;其次,手足口病的疹子不痛不痒也不会结痂更不会出现疤痕,而且不像蚊虫叮咬的那样中心点有明显的叮咬区域,也不像药物疹成片状,更不像水痘那样分批出现,
宝贝出现手足口病后家长能做些什么?
当宝贝出现手足口病并在医院确诊后,如果不需要住院治疗,那么家长除了做好隔离,不让宝贝外出活动,让宝贝多休息、尤其不到人多的地方外,在家还应做好开窗通风,勤换衣服勤晒被褥,饭前便后勤洗手,而且宝贝的餐具、奶瓶做好消毒,但考虑手足口病毒的特殊性,消毒柜和消毒液都无济于事,最好的消毒方法就是将餐具、奶瓶等用清水煮开,而尿布、贴身的衣服、便盆等,清洗完后用6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20-30分钟,这样就可以将病毒的活性消灭掉。
同时饮食安排中应控制几天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满足孩子最起码的能量需求,避免出现酮酸中毒;还需要安排富含维生素B1、B2的食物来帮助维护宝贝的食欲和消化能力,粗杂粮和牛奶、绿叶蔬菜是不二之选,而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绿素和花青素等植物化学物质能帮助宝贝提升体内的消炎抗病毒能力,促进受损部位的上皮细胞修复。各种有色蔬菜里面都有啦;多糖类物质能为宝贝肠道有益菌群提供粮食,改善宝贝肠道菌群紊乱问题,提高宝贝的抗病毒能力,各种菌藻类食物就可以派上用场啦!
最后,我想说,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病因病理,和自家宝贝的身体状况后,科学喂养、合理的饮食安排和护理就一定能打败手足口病。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