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EMS和EMC的定义区别:
EMI全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即电磁干扰,指电子设备在自身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对外发射并对设备其它部分或外部其它设备造成干扰。
EMS全称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即电磁敏感度,指电子设备受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
EMC全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即电磁兼容,要求电源模块等电子设备内部没有严重的干扰源及设备,或电源系统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它们的关系是:有了EMI也就有了EMC,满足EMS要求才能实现EMC,EMC测试是包含EMI和EMS的。
EMI、EMS和EMC的区别:
EMI电磁干扰是合成词,应分别考虑电磁和干扰,干扰是指设备受到干扰后性能降低以及对设备产生干扰的干扰源这俩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雷电使收音机产生杂音、拿起电话后听到无线电声音等。
第二层含义就是指干扰源,也包括受到干扰之前的电磁能量。电荷如果静止,称为静电(ESD)。当不同的电位向同一方向移动时,便发生了静电放电,产生电流,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如果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持续不断变化就产生了电磁波。电以各种状态存在,我们把这些所有状态统称为电磁。EMI标准和EMI检测是确定所处理的电的状态,决定如何检测与评价。
EMS电磁敏感度是指由于电磁能量造成性能下降的容易程度。如果将电子设备比喻为人,将电磁能量比做感冒病毒,敏感度就表示是否易患感冒。如果不易患感冒,说明其免疫力强,也即抗电磁干扰性强。。
EMC电磁兼容性指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既不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也不受其它设备的电磁能量干扰的能力。EMC这个术语有其非常广的含义,电磁能量的检测、抗电磁干扰性试验、检测结果的统计处理、电磁能量辐射抑制技术、雷电和地磁等自然电磁现象、电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电场强度的国际标准、电磁能量的传输途径、相关标准及限制等均包含在EMC之内。
EMC标准按区域主要分为国际标准(IEC)、欧盟标准(EN)、中国标准(GB/T)等。通用类的EMC标准主要分为居住、轻工业、工业环境等。
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日渐复杂,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受到企业的重视。各公司将会继续提高电源模块产品的EMC性能,紧随新技术、新材料、新趋势,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扩展:
什么是EMI滤波电路?EMI滤波电路主要由哪些元件组成?
对于PC硬件产品比较了解的玩家都知道,板卡产品的供电电路上都有着各种输入和输出滤波元件,一般是由电容和电感组成,为的就是给CPU以及GPU提供稳定和纯净电流。而从整台PC的角度来说,PC电源的作用其实与板卡上的供电电路相同,只是它的服务对象更多,直接从PC电源取电的元件就有主板、显卡、硬盘等硬件,因此PC电源输出的电流是否足够稳定和纯净,就可以说是整台PC是否稳定工作的关键。
因此在PC电源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输入和输出滤波电路,其中输出滤波电路主要由电容和电感组成,作用与板卡上的输出滤波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而PC电源的输入滤波电路也叫做EMI滤波电路,它的组成和作用比起板卡上的要更为复杂一些,其甚至可以说是整台PC是否稳定工作的一个关键,因此关于PC电源EMI滤波电路的那些事,很是值得我们说一说。
什么是EMI滤波电路?
要了解EMI滤波电路,我们就要从“什么是EMI”开始。EMI的全称为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即电磁干扰,它会伴随着电压、电流的作用而产生,可以沿着电路或者空气等介质进行传导,是一种对周边电子设备、电子系统甚至生物或其它物质是产生不良影响的电磁现象,因此EMI对我们PC硬件的稳定工作甚至是对我们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EMI滤波电路就为了消除EMI而存在,它主要是利用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特性来滤除在电力或者电子系统产生的信号-信号、电源-电源、信号-电源和电源-信号之间产生的EMI,确保整个电力或电子系统运转顺利的同时,不对外发出有害的电磁干扰,简单来说就跟我们常见的空气滤清器、鱼缸水过滤器等作用类似。
对于PC电源来说,EMI滤波器是市电进入电源之后的首先经过的电路,其主要作用就是阻碍电网到电源以及电源到电网的EMI干扰,同时也可以起到抑制突波、保护电源的作用,是PC电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EMI滤波电路主要由哪些元件组成?
PC电源中的EMI滤波电路可以分为一级EMI滤波电路以及二级EMI滤波电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级EMI”和“二级EMI”,其中前者一般放置在电源上的AC输入插座上,有直接把元件焊接在插座上的,也有制作成独立PCB再与插座连接的;而后者在多数是放置在PC电源的主PCB上,元件相比一级EMI滤波电路更多,同时也是电源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并不是所有电源都会明显地区分“一级EMI”以及“二级EMI”,也有不少产品是把两者都整合到主PCB上的,不过目前大部分的产品还是会采用分离式的设计,这样既可以确保EMI滤波电路能够完全发挥作用,同时电源主PCB的布局也不会过于拥挤。
图中左侧黄色方块为X电容,右侧两个蓝色元件为Y电容,中间白色磁环线圈为共模电感
PC电源的一级EMI滤波电路主要由X电容和Y电容组成,X电容和Y电容都属于安规电容,其中X电容并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块头通常比较大,负责滤除差模干扰;而Y电容则是在火线与地线之间以及零线与地线之间并接的电容,通常以成对的形式出现,负责滤除共模干扰。
大部分的PC电源在都会采用一个X电容和一对Y电容组成一级EMI滤波电路,基本上这个属于主流的标准配置。而有部分产品会在这个基础上加入共模电感以增强EMI滤波作用,高端PC电源甚至会在这样的基础上增加接地金属罩以加强对EMI的防护效果,如海韵X-650电源就采用了类似这样的一级EMI滤波电路。
电源的二级EMI滤波电路组成
PC电源的二级EMI滤波电路则是在一级EMI滤波电路的基础上增添更多元件而来,除了X电容和Y电容外还会有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
是拥有两个绕组的线圈,即上图中绿色磁环的电感线圈,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市电输入中的共模干扰,同时也抑制电源本身的共模干扰对外泄漏;而差模电感(Differential
Mode Choke) 则是单个绕组的电感线圈,及上图中的黑色磁环线圈,其主要用于抑制市电输出中的差模干扰。
当然二级EMI滤波电路的组成往往不止如此,以海韵X-650电源的二级EMI滤波电路为例,其差模电感的旁边有一个使用热缩套包裹的两脚直插元件,被称为MOV,即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
Oxide Varistor),它可以抑制输入电压的尖峰,可以起到防止输入电压过高以及雷击保护的作用。
此外NTC即热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Resistor)也是二级EMI滤波电路中的常见的元件
,就是海韵X-650电源的二级EMI电路中位于共模电感旁边、采用热缩套包裹的墨绿色元件,具有常温下高电阻、随着自身温度提升阻值迅速减小的特性,电源在刚通电的时候NTC的温度往往与室温相当,自身呈高阻值,
可以限制电源主电容充电形成的冲击电流。
由于NTC本质上是一个电阻,因此其多少会形成不必要的电流消耗,从而影响电源的转换效率。不过其在电源进入正常工作后,会因为自身通电而发热,随之阻值下降,
对电流的限制也会放宽,从而减少对电源效能的影响。不过部分追求高效率的电源会设法将NTC的影响降到最低,这就需要用到继电器了。
在海韵X-650电源的二级EMI滤波电路中,位于NTC隔壁的白色方块元件即为继电器。继电器一般并联在NTC热敏电阻上,在开机前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在电源通电时是NTC热敏电阻在工作;而当电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继电器启动并导通,从而短路NTC热敏电阻,此时NTC热敏电阻不再工作,不再
消耗电流,也就不再发热,重新回到高阻态的模式下。
继电器与NTC并联的设计可以在减少电流损耗的同时也提高
了PC电源的可靠性。对于追求效率的电源来说,NTC热敏电阻几瓦的损耗始终会降低电源的转换效率,而且对于关机后在短时间内再次开机的情况,如果没有继电器,处于高温下的NTC热敏电阻将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因此继电器与NTC在高端电源中往往是配套使用,以达到“鱼与熊掌得兼”的效果。
PC电源中EMI滤波电路本质上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它可以滤除输入市电中的高频杂波,只让纯净50Hz的交流电进入后续的整流调压电路当中。同时它还可以降低市电中的共模和差模干扰,进一步提升输入电流的纯净度,以确保电源的稳定工作。
此外PC电源的EMI电路还可以起到保护电源的作用,EMI滤波电路中的MOV以及NTC可以抑制市电输入中的突发电压和突发电流,避免后续电路元件因为电压或电流的冲击而烧毁,可以说是PC电源乃至整台PC的第一道防线。
正常的电源产品,一级EMI滤波与二级EMI滤波都是完整的
除此之外,EMI滤波电路还可以抑制电源自身对外发出EMI电磁干扰。由于电子系统包括各种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以及各类接插件等都可以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
其它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电源在正常工作时也是会对外辐射电磁波,并可能干扰其他PC硬件的正常运行,此时EMI滤波电路就可以降低PC电源的EMI,从而保护其它PC硬件不受干扰。
同时由于EMI还会延导线传播,因此其还会从电源内部沿着电源线进入电网,从而影响电网中其它电子设备的工作,而EMI滤波电路也可以抑制PC电源对电网的影响,确保自身不会对电网产生污染。
因此我们在选购PC电源的时候,选择EMI滤波电路完整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来可以确保电源自身稳定工作,二来可以确保电源不会影响其它硬件的正常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