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012-04-17 10:54:46)
标签:

彼特

鼓励

爱德逊

行为

自尊心

育儿

分类: 自信陪伴孩子成长

鼓励就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一种信心:对我感兴趣的事我有能力做出贡献;我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及我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可以对我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

 

许多儿童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鼓励的作用,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成长因素。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讲“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孩子有多么重要。但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家长往往不是重视鼓励,他们更关心地是怎样“对付”孩子的不“规范”行为,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行为究竟是表现了怎样的心态,应如何“对付”这些导致不“规范”行为的原因。这种不对症下药的做法,往往是导致鼓励法失败的原因。有些家长甚至干脆认为,只有惩罚才能有效地纠正孩子的不“规范”行为,这样就更谈不上鼓励了。

最有效的鼓励是传达给孩子信任的信息:我相信你,我爱你,无论你是否达到了某些标准等等。如在孩子耍浑时,给孩子一个拥抱,使他们感到一些安慰。孩子们常常喜欢哭哭啼啼,有时愁眉苦脸,或不高兴地嘟嘟囔囔,什么似乎都不能使他转阴为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迫孩子停止恼人的行为,使他恢复正常,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我们可以试一试给孩子一点温暖,例如:将孩子抱在怀中,对孩子讲他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我们多么喜欢他等等,孩子多数会停止哭泣,直到一切转变为正常状态。这里的关键是要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哭闹可能是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所以我们温情的表示会使他们安静下来。

家长应学会掌握时机,寓教与乐。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时,可能会与他争执起来,这时实施鼓励最有效的时机是在一段冷却期后,特别是孩子固执的目的是显示权威和报复时。在争端突起时,冷静撤离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关于撤离法我们后面还有专门论述。如果局势不允许走开或有一个机会冷静下来,起码友好地表示自己的感情与意图,而不是说出伤人的批评话及谴责。例如对孩子讲:“我现在很生气,你最好走开,不然我可能会打你。”孩子听说大人要打他,一定会飞快地跑开,双方在情绪稳定、矛盾冲突冷却后解决问题。

鼓励法听起来十分吸引人,但它的概念及如何实行却很不清楚。人们不明白什么是鼓励,甚至以为鼓励就是说好听的,表扬一下。其实鼓励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锻炼及表现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过多的批评或不慎重的语气,不但不能起到丝毫鼓励作用,反而会向孩子证明他是个破坏分子,只能给别人带来麻烦。在心理上留下这种烙印的孩子,会下意识地不断“制造”错误以印证这种对他的定义。

爱德逊太太因为儿子彼特在学校经常闯祸而深感失望,如在老师讲课时故意打断讲话,每次这样做都要被罚造50个句子。老师惩罚彼特,而他不肯屈服,常常拒绝造句,这样惹得老师加倍要求造句数字。爱德逊太太害怕孩子变得不可救药,开始嘲笑他,希望能激发他的自尊心而努力学习。这样孩子在学校和家里都受到了惩罚,给彼特很大的打击。彼特渐渐失去信心,再也不想有好的表现了,于是整天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一副任何批评表扬都无关紧要的样子。爱德逊太太非常着急,最后要求与老师面谈,共同探讨教子的方式方法。爱德逊太太问老师彼特的坏行为在他的总体表现中占多大比例,老师说:大约15%。爱德逊太太十分惊讶,因为15%的坏行为和85%的好行为相比起来数字悬殊,坏行为却得到了更多的注意和张扬,正是这15%的坏行为给孩子留下一个坏名声,使得彼特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个例子是带有普遍性的。我们常常为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穷追猛打,期望他转天改变,致使大家的注意力都对准了孩子的坏方面,双方都丧失了信心。只有当我们对孩子有信心时,才能有效地鼓励孩子,而只有在孩子对自身有信心时,他们才能无障碍地接受鼓励。

在我们鼓励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我们成年人自己也同样是需要鼓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某种错误,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时,不要灰心和气馁,应当把注意力转到如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如何能使方法更有效率。做为父母,我们应当不断地鼓励自己,增强自己的勇气,并坚持不懈地去鼓励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些方法失败了,或者自己做得不好,而感到气馁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去回忆过去曾经成功过的经验,回忆成长的过程,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把眼睛总盯在所犯错误上,只能使自己的勇气渐渐消失。要记住,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强项上,而不是建立在弱势上,我们也应该谦虚地承认,做为成年人我们也会做错事的。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的错误,这不损害我们做好父母的决心。

总而言之,应该记住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不断的改善自己培养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为了某一天某一夜就达到尽善尽美,而且尽善尽美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境地。应当在孩子身上不断地注意他一点一滴的改善和进步,当我们看到这些,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我们也会很欣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更增强我们自己的信心,相信能够继续帮助他们做得更好。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妥的办法使他们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例如:批评他们,嘲笑他们,做些负面的评价,或者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都会不同程度地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

http://s14/middle/8b56a3d9tbdd78d9a233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要怜悯孩子
后一篇:鼓励孩子自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