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期思维数学课程内容:数的分解组合

(2012-10-19 14:14:46)
标签:

杂谈

分类: 逻辑思维

近期思维数学课程内容:数的分解组合http://s16/mw690/8b4f58d7hcc6374eb755f&690

 我们在操作中理解。

http://s16/mw690/8b4f58d7hcc636d86a36f&690

教师的话:

    数的分解组合实际上反映的是集与子集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互补关系、互换关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分解”或“组合”的实际问题。

给大家举个例子,例如:

明明想把7个果冻分一部分给小红吃,她盘算着该给小红几个,自己可以留下几个的问题。她找来两个盘子,把7个果冻反复分进两个盘子里,结果她发现竟有好几种不同的分法,而且无论怎么分也无法做到平均分配。

又如:

两个孩子用同规格的两种颜色积木铺小路。明明用了3块红的4块蓝的,小红用了5块红的两块蓝的,他们为谁铺出来的小路更长一些争论不休。天天跑过来建议他们把两条小路移到一块儿比一比,明明和小红接受了这一建议,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两人铺出的小路是一样长的。

上述事例中明明究竟有哪几种分果冻的方法?明明和小红究竟谁铺出来的小路更长?为什么是一样长的?在我们引导孩子学习数的分解组合以后,他们就能比较轻松地获得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以及对问题答案的推测。当然这需要我们为孩子策划安排好循序渐进的系列课程活动、引导他们自己构建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孩子才能真正自如地解决数分解组合的实际问题。

有关数的分解组合活动可以按下列思路来设计和组织 :

1、分解与组合的经验积累

   老师让每个孩子取5个珠子片,然后问孩子们:“把5个珠子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孩子们答:“5个珠子没法分。”

             “我把它们分成2和2,把多出来的一个送回去不要了。”

             “我把它们分成了2和3。”

   ——原来可以将5个物体做不等份的分解,除了可以把5分成2和3,还有其他好几种分解的方法呢。

    数量“5”是孩子开始学习数分解组合的一个适中的数目,孩子对它做分、合操作时,既不象2、3那样过于简单,也不象8、9、10那么复杂。而且它还可以避免孩子过于平均分物体的思维常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5的分合,他们已完全能够体验到数分合中任意一个“总数”和两个“部分数”所组成的分合形式(结构)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各自意义与相互关系,对数分合中类包含关系的符号表征也能取得初步的经验。

可以说在学习5的分合过程中,包涵了所有关于数分合内容的学习要素。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拿“5”作为学习数分合的切入点,还可以向孩子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活动,如“分两份”、“自己取物分解”、“剪贴格纸”、“实物填补数”、“盖印填补数”、“合起来是几”、“数组成接龙”、“组成连线” 等,以使孩子通过学习5的分合来掌握各种分合活动的基本规则。这一点对孩子很重要,他们掌握了这些基本活动规则后,就可以在学习其他数的分合时迁移这种活动的经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孩子对5的分解组合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各种分解组合活动的规则也日益娴熟后,就可将所有5的活动作业单换成2-4的分合作业单,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少于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很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会有什么困难,而且这样的安排还可以让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领会数的分解规律

在孩子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从学习6的分合开始,教师就应引导孩子们进入一个新的规律性学习之中,这就是要帮助孩子归纳先前分合学习的经验,解决下列几个问题:

①每个数的分合顺序是怎样的?

②每个数的分合方法各有几种,和它自身比有什么规律?

③2、3、4、5四个数分合方法的递增规律是什么?

对于这三个问题,可采取如下几步来引导:

首先,老师以4为例,让孩子各自写出4的三种分合方法,并比较谁写的三种方法有顺序 。

此后,让孩子按有顺序的分合方法分别写出2、3和5的分合式,并依次回答2、3、4、5的分解方法各有几种。她问大家:“2有一种分法、3有两种分法、4有三种分法、5有4种分法,那么6有几种分法呢?此时孩子们都能领会了其中的规律,——6有5种方法。

                                                     5

                 ∧           ∧           ∧             

                                        4

                                               3

                                                     2

                                                          1

接下来,指着上面四列分合式的第一组分法逐一问:“2有一种分法,比2本身少1,3有两种分法,也比3本身少1,那么4的分法、5的分法比它们本身怎么样?”孩子们高兴地说:“都比本身少1”。我们一起小结:“每个数的第一组分法是由1和比它本身少一的那个数组成的。”想一想,6的第一组分法应是几和几?”“当然是1和5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大家已得出了6的第一组分法,于是要求孩子根据前面得出的规律,自己推出6的所有分合方法。

至此,大部分孩子经过这样的规律性学习后,都可以进入到数分合的符号运算学习阶段。

掌握了上述规律,孩子们才可借此规律自主学习6、7、8、9、10各数的分解组合了。可能在此过程中会有少数孩子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进程,我们要允许他们慢一步,继续利用过去玩熟了的活动来掌握6-10各个数的分合。

3、掌握数的分合关系

   当孩子们已经能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分合后,我们会再一次打破他们的认知平衡,把他们带进新的学习任务之中,即脱离按规律分合的思路,引导幼儿根据数分合的包含、互补、互换的关系,随机填出某一数的分合总数或其中一个部分数,掌握数的分合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