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数学课《长度守恒》的目标:
1、学习不受形式、位置、颜色的影响辨别物体的长度,初步感知长度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在尝试与比较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http://s9/middle/8b4f58d7haf3d72f60218&690
http://s9/middle/8b4f58d7haf3d7cad2c08&690
http://s14/middle/8b4f58d7haf3d752a9ddd&690
http://s10/middle/8b4f58d7haf3d779c36d9&690
http://s6/middle/8b4f58d7haf3d844e53e5&690
http://s7/middle/8b4f58d7haf3d80d96246&690
帮助孩子们在量的比较中体验量的守恒是数学活动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量的守恒”就是幼儿不受外在形式、视觉判断等方面的干扰,能很正确的感知到物体的量,它的类型包括数量守恒、物质守恒、长度守恒、面积守恒、容积守恒和体积守恒。依据心理学研究,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数量的守恒,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然后是面积守恒与容积守恒,最后是体积守恒。然而孩子会受年龄和思维抽象性发展所限,往往在量的比较中容易受到外在形式、视觉判断等方面的干扰,而不能很正确的感知到物体的量。因此,这也是数学教育的难点和重点。
在家中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孩子进一步感知长度守恒的现象,如:可以带着孩子利用相同长度的铁丝,制作各种形状的衣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