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同时拥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

但作为杭州人,真正去过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却不多,我也是同样。

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遗址产生的时间和我们已知的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处于同一时期,而且良渚古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遗址,所以意义更加重大。

一圈走马观花下来,觉得良渚古城遗址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因良渚遗址而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是中国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良渚古城的布局,出现了“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体系,体现了社会等级的“秩序”建设,凸显了权力中心的象征意义,是以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城市规划的统一“模板”。

第二、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它见证了良渚时期较为科学的水利工程技术和强有力的社会组织能力,也改写了中国与世界的水利史。

第三、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其中,玉器主要作为随葬品出土于分等级墓地,总数不少于7000件,其中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是早期国家为强化统治能力而形成的统一信仰图腾,玉璧用来祭天,玉钺是王权或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

第四、莫角山东坡发现一处因粮仓失火形成的废弃炭化稻米堆积坑,据测算,堆积的炭化稻米总量约2.6万斤。以后又在池中寺台地发现有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废弃炭化稻米堆积,初步测算炭化稻米总量是莫角山东坡堆积坑的十倍。5000年前的良渚人具有如此强大的粮食储备和控制能力,证实了当时就有国家粮仓的存在。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目前只开放了一个城址区,但仅仅这个城址区就占地631公顷,而且景点比较分散,如果全部步行,估计一整天下来都参观不完。好在公园内设有游览车,20元一张票,十个站点,每个景点都可上下。

城址区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核心部分,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

宫殿区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相当于5000年前的 “紫禁城”。当你沿着朝圣之路,登上整个宫殿区地势最高,最中心的那个点时,仿佛看到了史前先人们围堤建坝、耕种狩猎的生活场面。

五千年弹指一挥间,让人不免的感叹:光阴荏苒,时空交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内城由城墙围合而成,分布有居址、墓地、作坊、古河道等遗址。

外城位于内城外围,由17处断续分布的台地构成,包括居址作坊和墓葬遗迹。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良渚古城遗址虽然2019年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其实从1936年就开始了。是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耐心、坚持、专业,才让这座五千年前的古城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才让代表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渚良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