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的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是杭城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

在灵隐寺的大门前有一座山,名为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又名飞来峰。对于飞来峰的得名,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印度僧人慧理从中原云游入浙,登临灵隐山时,见山中一峰似曾相识,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飞来峰下修建寺庙,而且连建五刹: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现在除灵隐寺之外,其他四寺或废或更,均已不复存在。

第二种是与济公和尚抢新娘有关。说飞来峰的位置原是一个村庄,那天村里正在办婚礼,住在灵隐寺的济公和尚掐指一算,得知有一座山峰从印度飞来,刚好要落到这个村庄。济公就跑到村里告诉大家。但村民都不信,当他是个疯和尚。济公急中生智,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里人看见济公和尚抢新娘,就高呼“疯和尚抢新娘了!”大家追着济公跑出了村庄。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风声呼呼,天昏地暗,一座山峰从天上飞来,济公看到还有一些村民没有跟上,就运足了力气,用手拼命一挡,延迟了大山下降的速度。一瞬间在“轰隆隆”的巨响声中,山峰就压住了整个村庄。

到了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事后济公就对村民说,这是一座有灵气的山峰,这座山既然是飞来的,也会飞走的,应该让它留下来,造福于大家。他就带领大家在这座山上凿了五百尊石罗汉和菩萨,就把这座山镇住,再也不飞走了。

当年济公和尚拼命一挡的大力神掌手印,现今还在飞来峰的山上,叫做“大手印”。当年济公和尚凿五百尊石罗汉菩萨时休息睡觉的地方现今也还在飞来峰山上,就是现在的“济公床”。

当然,以上都是传说。但飞来峰山上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而且与周围群山迥异,似乎真的是从远处飞来一般,这倒是真的。

另外,在面朝灵隐寺的飞来峰诸洞穴及沿溪间的峭壁上,雕刻着大量始凿于五代后周时期的石刻造像,现存五代、宋、元、明各时期造像115龛,390余尊和大量摩崖题刻,其中元代造像67龛,大小合计116尊,“梵式”46尊。是中国汉地“梵式”造像最多的石刻造像群。

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公元951年所造。还有那尊坦胸露肚、笑口常开、“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的大肚弥勒造像,为南宋时期所造,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

中国的石窟艺术,自北魏到唐代的佛雕艺术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自晚唐以后趋向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弥足珍贵。

飞来峰造像有三个全国之最:一是全国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处;二是雕造的对象从以佛为主体过渡到以罗汉为主体,成为全国石窟中雕造罗汉最多的地方;三是汉族地区供奉藏传佛像最多的地方。因为飞来峰造像在中国石窟雕刻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灵隐寺和飞来峰虽然是同属于灵隐景区,但由于疫情的原因,灵隐寺大殿没有对外开放。一圈走下来,游人不多,没有平时的摩肩接踵,正好可以看的比较从容。

平心而论,仅仅是看看飞来峰上的精美造像都已经是令人惊叹,不虚此行了。

怪不得当年苏东坡曾留下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