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有一条百年老街,以前叫做前大街,现在改名了,叫做淮河路步行街,号称是“安徽第一街”。

这条街的出名应该与一位名人有关。同治年间,晚清重臣李鸿章及其兄弟们,就在这条路上聚族而居,广置房产,开办银号,开设当铺,几乎把这条老街变成了“李家的天下”。
因为李府的深宅大院覆盖了这条老街的一大半,所以人称为“李府半条街”。

当年的李府,现在变成了李鸿章故居,供人参观。虽然规模只有当年的十二分之一,但已经让人感到气势恢宏。

李鸿章故居,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由李府和淮系展馆组成。李府占地2000平方米,淮系展馆占地1500多平方米。李府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和走马转心楼。

李府为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青砖灰瓦,布局整齐,结构严谨,虽然算不上雕梁画栋,精美豪华,但却透出一种安宁、平静、甚至书卷之气。

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与翔实文图资料,丰富详实的展示李鸿章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风云变幻的一生。

青年时期李鸿章曾在父亲带领下拜曾国藩为师,跟着他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后来又在曾府当幕僚,跟曾国藩学习带兵打仗处理政务等,获益匪浅,也深得曾国藩赏识。

21岁考中举人,24岁考取进士,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北洋通商使。执掌清廷内政外交实权“出将入相历四十年,东亚西欧涉九万里”。

他创淮军、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倡导洋务运动。他一手建立了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

比如修建第一条电报线,创办第一家钢铁厂、机械厂,还有电报局、洋枪局、轮船局、招商局、陆军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北洋舰队等,都是“中国近代第一”。

但同时,李鸿章作为清廷的代言人也对外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其实,没有国家的强大,没有民族的兴旺,再有能耐的一代名臣也挽救不了大清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李鸿章注定是个背负骂名的悲剧人物,无奈,无力,又悲壮。

李鸿章故居的门口就是淮河路步行街,时尚、潮流、热闹与古朴、幽静、厚重就这样奇妙地交织了在一起。

参观李鸿章故居是免费的,但是70岁以下的参观者需要先去领一下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