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洲里去阿尔山的途中,去了一次甘珠尔庙。甘珠尔庙又称寿宁寺,据说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喇嘛庙。

但是真正从远处第一次望见甘珠尔庙时,心中不免有个疑问,这就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喇嘛庙?

因为甘珠尔庙的周围就是一片广阔无垠最原始的草原。

直到穿过牌坊,来到几近简陋的大门口,我们才确认:这是真正的甘珠尔庙!

算起来,甘珠尔庙历史悠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帝颁“准予”旨的批文并命由清室拔银建庙;乾隆三十八年破土动工;乾隆五十年乾隆帝赐庙号,并亲笔撰写“寿宁寺”匾额。

由于寿宁寺曾收藏过藏蒙文《甘珠尔经》,故而又被称为《甘珠尔庙》。

该庙在最兴盛的时期,前后建11座庙宇、4座庙仓、100多间伽蓝,总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庙中喇嘛最多时达4000余名,其中常住庙者400余名。

至于乾隆皇帝为什么要下达批文,批银拨款,赐庙号,亲笔撰写“寿宁寺”匾额的原因,应该与此地位于阿木古郎镇西北20公里处,距海拉尔186公里,距阿尔山市210公里,距满洲里市200公里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这里连接中原、蒙古、西藏,是各民族来往、交流、商贸的集散地。

事实上,当时国库拨银在这里建立一座大寺院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巴尔虎大草原,人们奔走相告,感谢“天恩”。喇嘛们集会, 祈祷皇恩浩大,祝皇帝万寿无疆。

乾隆帝赐庙号的当年,甘珠尔庙马上举办了第一次庙会,此后180多年间,共举办了160次庙会和集市。
就这样,清庭通过甘珠尔庙,通过宗教的号召力,有效地控制和促进了呼伦贝尔草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必须提一下的有三件事:

第一、我们现在看到的甘珠尔庙是新巴尔虎左旗在甘珠尔庙原址上复建的新庙。2001年8月开始修复,2003年7月举行开光仪式,历时三年。从那一年开始,甘珠尔庙又成为那达慕大会的举办地。

第二、1936年诺门罕战争时期,日本关东军曾经利用甘珠尔庙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及野战机场,并在甘珠尔庙周围修建了碉堡群,目前还保留了一部分。

第三、因为供奉《甘珠尔经》,这里的地名也改称为“甘吉尔花”。 藏语“甘吉尔花”在汉语中是供奉“嘛呢真言”的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