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北端,也就是中国版图雄鸡的鸡冠处,有一个边陲小镇。

小镇的全名叫做额尔古纳俄罗斯民族镇(室韦),但大家都习惯简称为室韦或者蒙兀室韦。

小镇不大,现常住人口只有1800多人,其中华俄后裔占63%,但是小镇很有特色,而且历史悠久,曾经获得“2005年CCTV全国十佳魅力名镇”的称号。
室韦依山傍水,镶嵌在大兴安岭北麓,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契仅一河之隔。

室韦有两大特色:

第一、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除了几户蒙古族人家外,室韦大部分人都是俄罗斯族以及华俄后裔。村里的俄罗斯族人从相貌上看,明显带有欧洲人的特征:皮肤白皙、眼窝深陷、鼻梁挺直、头发暗黄,但言谈中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东北味儿”了。

第二、室韦是整个蒙古族的发祥地。蒙古民族的祖先就是当时活动在这一带的一支部落——蒙兀室韦。蒙古一词就是从“蒙兀“演变而来,蒙古语也是是从同属于东胡语言一支的室韦方言慢慢演变而来。

虽然属于蒙古族的发祥地,但是今天的室韦几乎处处都是东北味的俄罗斯风光:木刻楞、木栅栏、俄罗斯桑拿、套娃酒店、大列巴烤制作坊、俄罗斯食品超市,各种俄罗斯口味的西米丹、酸黄瓜、苏泊汤、嘎达列、古鲁布茨、古丽乞以及洋葱头式的屋顶和热烈奔放的俄罗斯歌舞。
仿佛时间改变了一切,也融合了一切。

室韦与俄国小镇奥洛奇隔河相望,所以来到额尔古纳界河的河边,可以望一望对面的俄罗斯村庄和警戒瞭望塔。

室韦口岸也算是一个景点,但当我们来到时,铁栅栏大门紧闭,也没有看到那座横跨额尔古纳河,联接中俄两国边界的公路大桥——友谊桥。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室韦只住了一个晚上,没有过多停留。

但第二天在小镇街上吃早饭时发现了惊喜,路边居然有人在现炸油条,于是同行买下了已经炸好了的八根油条。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想不到:虽然后面还有人要买,虽然还有和好的面团,但是开开心心的摊主似乎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坚决收摊不做了。

猜想,这就是室韦人的习惯与思考方式:够了就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