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这样一句名言:日光を见ずして结构と言うなかれ。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旅游不去日光,就会感到遗憾。

等我们真的来到了日光,只见沿途是古老的神桥、葱郁的山林、喘急的河流,充满了灵气。还有由东照宫、二荒山神社、轮王寺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光的神殿与庙宇”庄严肃穆。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完美结合的日光,确实是一个不可不去的旅游胜地。

在日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位于栃木县大谷川南岸女峰山麓的东照宫。

兴建于1617年的东照宫,是开创了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自己选定的墓地,他在元和2年(1616)撒手人寰前留下这样的遗言:“将吾之遗体埋葬在骏河(今静冈县)久能山,1周年忌之后在日光山建造小神殿分灵而祀,吾将成为关东八国(按日本古代旧制)的守护神”。

因为德川家康的显赫地位,东照宫的设计风格与其他日本建筑的素雅、简朴、低调、含蓄完全不同,东照宫完全可以用金碧辉煌、张扬奢华、富丽堂皇来形容。

有人甚至把东照宫比喻为“日本的布达拉宫”:精美的壁画、精湛的雕刻、巧夺天工的建筑,加上红、绿、蓝、黑、白、金等强烈的色彩对比,显示出德川家康权势的高贵和威严,突出了幕府将军强悍、炫耀、权贵的一面。

在依山而建的东照宫,有几处堪称国宝级的建筑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璀璨辉煌的阳明门。阳明门是日光东照宫中最有名的建筑,由狩野派画家狩野探幽设计,门宽7米,高11.1米,长4.4米,装饰有以中国典故为主的各式雕刻508件,整体造型华丽、金碧辉煌、极尽奢华之能事。

阳明门的回廊壁上装饰有日本最大规模的花鸟题材雕刻,所以阳明门也被誉为世界第一美丽的大门。

阳明门还有个名字叫“日暮之门”。据说是江户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参拜时被阳明门的豪华绚烂所吸引,发出“看到天黑也看不够”的感叹,由此得名。阳明门已被列为日本国宝。

第二、神马厩门楣上的“三猿猴”雕刻。神马厩上方有八块雕刻:“结婚猴”、“怀孕猴”、“母子猴”、“蹲坐猴”、“仰望猴”、“俯视猴”、“沉思猴”、“三猿猴”。

这些雕刻表面上描绘的是猴子的一生,实际上是影射人的一生,含义深刻。

其中最惹人喜爱的要数“三猿猴”。它们分别示人以“不听、不言、不看”的姿势,模样天真可爱、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住。其实三猿猴的典故出自孔子《论语》卷六颜渊第十二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而猴子被当作马的守护神,应该与中国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有关。

第三、眠猫。这只睡觉的猫看似不起眼,其实是江户时代初期的名雕刻师左甚五郎的作品。

黑白相间身形略瘦的睡猫紧闭双眼的神态令人印象深刻。不过猫的姿势与其说它在睡觉,更像蓄势待发、正静悄悄伺机捕猎。在眠猫的背面雕刻有在竹林中嬉戏的鸟雀。眠猫也被列为了日本国宝。

第四、唐门。是通往最重要的总神社的正门,现在只有在正月和大祭等中等规模以上的祭典、或者国宾和政府贵宾前来参拜时才能由此门入内。

整个门用白胡粉以及贝壳粉制成的颜料涂成白色,华贵典雅秀丽精巧不逊于阳明门。

仅有3米宽的门上,就有包括小花纹等在内的611个精美的雕刻。作品的内容多基于有名的中国古代故事,如“许由洗耳”“竹林七贤”等。

第五、五重塔。这座继承了中国唐代木结构建筑风格的五重塔,虽纤细优美,但400年来,经历了上百次地震,塔的主体建筑依然屹立不倒。日本的学者研究了它的防震原理,并把“心柱”技术运用在东京晴空塔的建设之中。

山林环抱,依山而建的日光东照宫不仅充分体现了崇尚自然,朴实幽玄的日本传统美学,又在建筑形制,文字典故中处处显露出受到盛唐影响,有着中国皇宫的富丽堂皇和张扬大气。

在一件件出神入化,极其豪奢完美的工艺美术精品中,我们还能体会到日本民族特有的认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如同德川家康留于东照宫的遗训:
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勿急。

轮王寺为日光山开山之祖,从胜道上人于766年建立四本龙寺开始,吸引许多人前往修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