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是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的一个古镇,距离开封市中心大约也就是二十多公里的路程。

朱仙镇的历史,真可谓源远而流长:

新石器早期就孕育了人类文明;春秋时期就有了小型居民聚居点;秦朝,这里出了一个名人,姓朱名亥,因刺杀秦王而成名,此地因此得名为朱仙镇;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民族英雄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乘胜进军至此。
明清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河的开通而成为“南船北车”的货物集散地,一时间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镇”之首。

然而在清雍正之后,黄河屡次决堤改道,运粮河淤塞。而同时,京汉铁路、津浦铁路相继通车,新兴的陆路交通替代了水路交通,朱仙镇由盛而衰,默然沉寂在历史长河之中。

虽然没落,但是朱仙镇还是留下了一些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如著名的岳飞庙、关帝庙、启封城遗址、朱仙镇木版年画等。

今天,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加上新增了一些类似于启封故园的景点和景区,朱仙镇又慢慢成为了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所谓的启封故园,其实就是朱仙镇近年来投资兴建的一处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

园区分为古镇风情展示区、环湖风景游览区、温泉休闲度假区、古战场文化体验区、生态农家体验区、文化创意养生区、生态湿地体验区、生态林地观光区等8个功能区。

取名为启封故园,猜想有这么两层意思:

第一、还原了开封的历史旧名,因为开封的古地名就是启封,只是汉朝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讳,所以才改名开封至今;

第二、暗寓了朱仙镇历史地位的显耀和文化底蕴的深厚,点出了朱仙镇作为开封发源地的地位。

虽然是一个人造景区,但是不得不佩服在景点布局上的用心。

启封楼、漕运码头、验粮楼、状元桥、魁星街、信义桥、博弈广场、凤鸣茶楼、聚仙桥、下八行街,这些景点不仅建筑规模宏伟,而且穿插和融进了不少当地流传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让人可以一边欣赏着宁静的中原水乡美景,一边穿越在风尘仆仆、战鼓阵阵的古战场之中……

记忆最深刻的是两座桥:

一座是“潜龙桥”。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九月间,整个黄淮下游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旱情,年事已高的乾隆最后一次南巡,乾隆皇帝在纪晓岚、河南巡抚毕沅陪同下,巡视了贾鲁河下游的朱仙镇,并下榻清真寺。当时乾隆皇帝下旨令河南巡抚在朱仙镇再修一座大拱桥,方便百姓出行。后人为纪念一历史事件,把乾隆皇帝修建的桥称作“乾隆桥”,为避讳帝王字号,便谐音称“潜龙桥”。

另一座是状元桥。说当年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一直很喜欢读书,于是在各地士子进京赶考的时候他也去凑了个热闹。公元1118年,赵楷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夺得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在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宋徽宗为鼓励众皇子读书,赐赵楷黄金千两。赵楷分文未取,以朝廷赈灾的名义赐予遭受黄河水灾严重的朱仙镇一带,用剩下黄金建造了一座桥,老百姓称它为状元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为没有名分的“状元”命名的状元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