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郎木寺不是一个寺

标签:
郎木寺达仓郎木赛赤寺格鲁派西藏的地平线徐翀摄影 |
分类: 新疆四川青海甘肃 |
郎木寺,听上去很像一个寺庙的名字,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地名。郎木寺的名称由藏语地名“达仓郎木”演化而来,“郎木”在藏语中是“仙女”之意。
郎木寺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线上的一个小镇上,一条宽不足2m的小溪把小镇一分为二。
江北属于甘肃碌曲县,江南属于四川若尔盖县。
由于小镇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不仅藏、回两个民族世代和睦相处,喇嘛寺和清真寺也在这里各自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其实郎木寺有三座著名的寺院,一座是清真寺院,另外两座是都属于格鲁派的藏传佛教寺院。其中江北的藏传佛教寺院叫“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的藏传佛教寺院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
现在两个寺院都把自己冠以“郎木寺”来对外宣传,虽然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两家都可以这样说,因为都是地处郎木寺的寺院。但是对于第一次来这里的旅游者来说,就难免造成了混乱。
我们这次去的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地界。
关于这座创建于公元1748年的藏传佛教寺院,觉得应该了解以下几点:
第一、赛赤寺的创始人也就是第一任赤哇名叫嘉参格桑,十一岁受戒出家,二十七岁前往拉萨学法,五十五岁时任西藏甘丹寺的赤哇八年,1747年,年届七十岁的他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创建了赛赤寺院。
第二、嘉参格桑活佛于公元1756年9月5日两手合掌、跏趺而坐,示现圆寂。之后,赛赤寺曾盛极一时,在卫藏、安多、康巴一带藏区也颇有盛名。
第三、整个郎木寺在海外的扬名也与一位西方人和他写的一本书有关。
这位名叫罗伯特·埃克瓦尔(1898—1983年)的美国人写了一本书,书名叫《西藏的地平线》(Tibetan Skylines)。
与写了《消失的地平线》使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名扬世界的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纯属虚构不同,罗伯特·埃克瓦尔倒是真正在郎木寺生活了多年。
而且,这位美国人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传教士!
第四、该寺院曾经于1969年损毁,现在得以逐年恢复。
登上赛赤寺的最高处,可以远眺整个郎木寺小镇的全景:远处是纳摩峡谷,再远处是皑皑雪山,近处还有几位藏族小孩在嬉戏玩耍。
只有身处此时此地,才能体会到来甘南前听得到传说:“不来郎木寺,等于没有到甘南”。 也只有身处此时此地,才能感受到整个小镇的平安、祥和、神秘和幽静,才能感受到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包容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