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2017-11-14 09:34:40)
标签:

马踏飞燕

中国旅游标志

武威

雷台汉墓

徐翀摄影

分类: 新疆四川青海甘肃

说到“中国旅游标志”,大家马上会想到那座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集美感、力量与速度于一身的“马踏飞燕”。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可是对马踏飞燕”的发现地武威,以及层叠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雷台、雷台观、雷台汉墓之间复杂的关系却不一定了解。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首先,武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镇,是因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市内有一个叫雷台的地方。据史料记载:雷台前凉(公元301─375)国王张茂所筑,是一座长方形的土台,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高8.5米,主要用来祭拜雷神,所以当时叫做灵钧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到了明代天顺年间,人们又在这个土台上修建了雷祖观等一些道教建筑,便真正把灵钧台叫做了“雷台”。现在雷台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建造的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道教建筑。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至于,真正出土了马踏飞燕”的雷台汉墓,则是1969年的事了,由当地农民在雷台之下开挖地道时偶然发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这是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此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原来,无论是前凉筑灵钧台时还是明代雷祖观时,大家都居然没有发现这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的大型砖石墓!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就这样,层叠在同一地理位置下,相安无事了一千多年,这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冥冥之中的奇迹了。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汉墓位于封土台的西部、雷神观之下,共有南、北两个墓,分别称为1号墓和2号墓。首先发现的是一号墓,虽遭多次盗掘,但遗存尚多,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墓内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共23l件。其中有铸造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99件,包括后来被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现在的墓内对外开放,但已经空空如也。里面只有一口墓道边的古井让人无限想象: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第一、古井直达台上的地面,井水曾长期被道观中人饮用。但数百年来,道观中人只知从井中取水,却不知道水井连着汉墓。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第二、井水水面低于墓室地面三米,恰好可以帮助汉墓排水。这一巧妙的功能,不知是出于有意设计还是歪打正着。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第三、现在古井已枯,许多游客喜欢往里边扔钱币。奇怪的是从井口向下看去,会有一个视觉误差,觉得钱币好像变大了,所以被称为见钱眼开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据说“马踏飞燕”这个名字是郭沫若先生首先提出,但是现在也有“专家”存在不同意见,认为从该鸟的尾部特征上分析,应该是隼(猎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但是,艺术的本质就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何况又是一件出自于一千多年前的艺术珍品。我觉得能表达出闪电般凌云飞驰的天马的意境就可以了。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因为究竟是叫“马踏飞燕”还是该叫“马踏飞隼”?,无论怎样再改来改去的,已经没有了任何实际上的意义!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武威:马踏飞燕出雷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