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究了地图,才真正理解了大理人的幸福。大理古城的左边是苍山,右边是洱海,往上是蝴蝶泉等景点,往下是感通寺以及现在的大理市政府所在位置。

不得不说,当年把大理古城修建在“风花雪月”的包围之中,背靠四季积雪不化的苍山,面对烟波浩淼,白帆点点的洱海,真是集天地间灵气于一身,实在太有超前的眼光了。

想来奇怪,未到大理前,往往联想到的是金庸笔下的大理国,眼前会浮现出天龙八部中的大理段氏和那位英俊善良,但又有点迂痴可爱踏着凌波微步的段誉来。到了大理才发现大理古城其实是写在武侠中但又存于现实里的一座古城。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始建于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感觉中这座古城的特色有三:

第一、特别规整。东西南北各设一个城门,里面的道路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中间,一条复兴路横贯其中。这是一座不可能迷路的古城。

第二、是居民仍在正常生活的古城。在大理古城,虽然沿街也已经是商铺林立,但居民的生活还是正常的,可以见到安静坐在门口的老人,也可以碰到刚刚放学的学生。不像其他地方的所谓古城,只有形式还在,里面则几乎变成了清一色的外来租赁户。

第三、美在不经意之间。刚进古城也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慢慢地就会让人有一种想停下来的冲动。古城看起来漫不经心,但在很多细节中保留了白族人安逸生活的人文气息: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甚至几盆花、几眼井、瓦蓝的天空、近在咫尺的苍山
……似乎都在不露声色地诉说着古城的历史和古城的优雅。

总之,这是一座需要静下心来,放空大脑,放慢节奏,去踱着步子慢慢去体会的城市。

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是一批从南门走到洋人街,再从洋人街逛到苍山门,然后乘坐观光车一路从玉洱路、城东路绕经洱海门回到南门的匆匆过客而已。

乳扇是云南十八怪之一,“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乳扇”。可惜我们中间没有一人能够习惯这种味道。

编发,这大概是大理古城最有特色的街景之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