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澳门,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葡京和大三巴,葡京是赌场的代名词,大三巴则是澳门的地理标志。

而对于我来说,还要加上一首歌,就是那首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在大三巴牌坊前面由一位小女孩唱响的,由闻一多先生写下的《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
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那情那景,现在想起来都能激动流泪。

历史悠久的大三巴如今已成为澳门的象征之一,也是游客澳门之行的必到之地。

1557年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也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1562年,葡萄牙人历经数年,在澳门建起了这座哥特式教堂,取名“圣保禄”教堂。由于葡语(São
Paulo)的发音接近当地方言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

只是,这间教堂似乎与大火结下不解之缘,先后经历了3次火灾,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三次是发生在1835年1月26日黄昏,整个圣保罗教堂被烧的只剩下耗资3万两白银的一座前壁。

虽然是个残壁,倒也坚强,历经风风雨雨就是矗立不倒。

由于前壁遗迹貌若中国传统的牌坊,所以被后人称为大三巴牌坊。

看似很单薄的牌坊,其实也有很多看点。从下往上看,在底层大门上方刻有耶稣会(IHS)祭记和学院名称(天主圣母),第二层立有四位耶稣会圣人全身塑像,第三层正中为玛利亚升天,两边由身着白袍的修士之石刻围绕,极富东方特色。第四层正中为天父之子耶稣雕像,两旁刻着其救赎苦难的象征。牌坊顶部十字架下的三角形,象征着天父的召唤,正中有一幅鸽子形状的铜像,传说代表圣神,四周环绕的太阳月亮星辰象征圣母童贞怀孕时的刹那时光。

2005年,大三巴牌坊作为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大三巴牌坊,现在牌坊的后面又增加了钢结构的支护。

大三巴牌坊台阶下来,有一条长长的购物街,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像著名的钜记手信店就有两家。




站在牌坊前,可以远眺葡京,俯瞰购物街。





榴莲王雪糕



教堂



教堂内正在举办的基督文化展







别具一格的垃圾桶


红色牌楼为欢庆中秋节而搭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