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2014-12-17 13:38:19)
标签:

南浔

叔萍奖学金

嘉业堂藏书楼

小莲庄

徐翀摄影

分类: 浙江

    到过许多江南古镇,比如乌镇、比如周庄、比如西塘……,但是相比之下,还是最喜欢南浔的那种原始的味道,这种味道是一种本色,是一种底蕴,是一种温情,是一种家的感觉。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走进南浔,你会发现这里的特点就是原汁原味,除了在入口验票的一刹那,我还有外来旅游者身份的感觉,接下去就如同来到了童年成长的地方:灰墙、青瓦、沿廊、河埠、花墙、卷门、廊檐、河水流淌,船来人往……,在洒满温暖阳光的青石板路上,我们就像漫步在时间的刻度上,穿越在时光的隧道中。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是一个从来没有中断过居民生活的本色古镇,在这里,河埠头洗洗衣服、墙门边晒晒太阳,青石板上散散步就是生活的常态,不紧不慢,与世无争永远是这里的节奏。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虽然开发了旅游,但是说实话南浔的商业味道似乎略显不足,南浔毕竟曾经是个“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 崇儒尚文的古镇,毕竟仅宋、明、清三代,这里就出过四十二个进士,感觉中,南浔人的骨子里总有那么一种书卷气息,这里的店铺和商贩身上似乎也能找到难得的儒雅和诚实,绝对没有其他景点常见的那种夸张的热情和迫不及待。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还是一座内外兼修的千年古镇,在这么多江南水乡中,她更像是一位温婉端庄、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温婉端庄、落落大方,低调、含蓄、不做作,不张扬。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要说有钱,恐怕在所有的江南古镇中南浔是当仁不让的老大,民间有“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的说法,“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的财富故事和“头发梳得光,吃蛋吃个黄,鱼虾喝点汤”的居民生活民谣,会让你知道当年的南浔有多牛,这里曾经是中国最“土豪”的地方,连蒋介石起家时的资金都是从这里筹集!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一个多世纪前,南浔就是巨贾云集的蚕丝贸易中心,但是南浔巨富们的住宅却是尽显低调中的奢华,简简单单的大门在徽派马头墙包围中,不显摆、不张扬。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但是进入墙内,却是另一番中西结合的奢华景象:红砖粉墙的教堂,路易风格的洋楼、、镶嵌彩瓷画的舞厅、法国进口的地砖、一两黄金一块的彩色玻璃、庭院中心的网球场、甚至还有为提供牛奶而建立的奶牛饲养场……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曾经被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介绍的百间楼,更是讲述着一段南浔人富有的故事: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归隐南浔后,其孙子与南浔白华楼主嘉靖进士茅坤的孙女结亲,迎接新娘的时候,女方有100个陪嫁的婢女,怕男方住不下,男方却说,不妨,我马上造100间楼,给你家每名婢女住一间,这就建起了流传至今的“百间楼”。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嘉业堂藏书楼和叔萍奖学金则是南浔人的另一种财富,在经营丝绸、盐业之外,南浔的“土豪”们热衷于公益事业,他们希望“得诸社会,还诸社会”。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可以借用王安石的一句话来形容南浔富商的精神境界:穷人因书而富,富人因书而贵。正因为重视文化修养,重视家庭生活,所以南浔富商们的视野更开阔,精神更富有,家庭更和睦。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叔蘋奖学金是由顾乾麟先生于1939年在上海创办,是面向家境清寒的优秀中学生的奖学金,迄今已有75年历史,是近代中国由私人创办的历史最悠久并延办至今的奖学金。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乐善好施”与另一座是“钦旌节孝”坊,是光绪、宣统两代皇帝御赐

    嘉业堂藏书楼是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是清代的秀才刘镛之孙刘承干在1920年修建,藏书最多时曾达到60万卷,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钦若嘉业”,清帝溥仪御赐

    听说现在流传这么一句话:两个人,如若私奔,请去往西塘;如若生活,那么就留在南浔吧。这当然是年轻人的一种夸张的表达,但是,南浔真心是一个适易于生活的地方。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巨商张石铭的巨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4000多平方米,前区为中国传统厅堂,后院藏有西欧式洋楼,宅内汇集石雕、砖雕、木雕及法国玻璃雕工艺精华,被誉为江南第一巨宅”.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每块一两黄金的法国进口玻璃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芭蕉厅,浙江最早的西式舞厅,木雕窗格上涂珍珠翡翠粉,小孔中镶嵌绿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出现雨打芭蕉之景。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天下粮仓拍摄地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刘氏梯号(红房子),中西合璧,气势恢宏,屋主人刘悌青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第三个儿子。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这些玻璃的工艺据说在法国已经失传。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张静江是孙中山的密友,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是蒋介石的把兄弟和上台时的资金靠山,南京中山陵的民族、民生、民权、和灵谷寺的大仁大义,救国救民就是张静江书写。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百间楼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钦旌节孝”坊,光绪、宣统两代皇帝御赐。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刘氏家庙门前立石狮一对,石狮造型为严父慈母”,高至膝盖的门槛说明了这里的等级之高。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小莲庄,是南浔四相之首,清代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庄园,始建于1885年,内有圣旨牌坊、家庙、碑廊等,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南浔:在本色中寻找“家”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