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一次山西平遥,我觉得对于这座鼎鼎大名的晋商古城可以从三种角度去了解:

第一、从20多个保留相当完整的景点中了解古城的历史;
第二、从熙熙攘攘的夜色中了解古城的风情;
第三,从观看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中,了解平遥人在血脉里流淌千年的道义故事。

《又见平遥》是一种全新的演出形式,与我们以前观看过的实景演出完全不同,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从候场的那一刻起,我们对于观看的演出和内容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心里没底,翻遍门票也根本找不到到座位号。

随着拥挤人流进入第一个空间,你会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座位,没有舞台,没有演员。原来这是一场边走边看的演出,表演者深入在人群之中,在你完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会突然出来进行表演,甚至与你对话。

总结起来,《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平遥人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道义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为了保回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抵尽家产,精心挑选了232名镖师一同前去沙俄,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只有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整个演出通过“镖师死浴”、“送别”、“灵魂回家”、“选妻”、“面秀”等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

《又见平遥》加深了我们对平遥历史的了解,《又见平遥》也使我们有了想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全新思考。
本文感谢silence的指正


选中的镖师因为一路上不能洗澡,出发前要沐浴,然后从全城挑选最有福相的女人给他们擦身,让他们沾沾福气。

镖师被姑娘们咬了牙印,意思是盖了戳,以后哪怕变成孤魂野鬼也能有记号找回来,镖师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疼痛叫声,还带有些许不舍离开但又勇敢受命出发的决心。




几步距离,如此简单,就好似跨越了几百年的岁月,镖局、票号、药店、酒馆...各种场景就在我们眼前。







城墙在风雨中飘摇,人影在闪电中舞动,他们就是那些死去的镖师,他们在那里,只为了再看一眼家乡平遥,魂归故里。“233条人命换来一命,你说值不值?233条人命换的不是命,是血脉!”



选新娘的阵势不亚于皇上选亲,从脚、手、脸、腰、臀、背,胸样样都要过关。




















“家,我要回家!”




一段面舞,舞出了山西人最怀念的故乡情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做什么的?他们在哪里?他们会为了生下我殚精竭虑吗?相信,在您的血脉里,也会流淌着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在山西民歌“桃花依旧红来,杏花已经白”中,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了。


沙瓦剧场的外形设计,“就像是神仙吹了口气儿,露出了黄土下的人家”。

本文感谢silence的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